基于创新需求的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构建

时间:2022-06-04 02:36:51

基于创新需求的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构建

摘 要:现代灭火救援复杂性和突发性需要消防战勤保障组织模式进行创新,构建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和集成管理,克服了传统保障组织无法适应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救援保障需求问题,使整个保障环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战勤保障对灭火救援保障需求的敏捷反应能力和整体保障效能。

关键词:创新;供应链;战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E24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t is obligatory to innovate the organization model of the fire rescue' logistics and construct the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 by reason of complexity and outburst of the fire rescue. The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 of the fire rescue' logistics overcomes som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organization cannot adapt its the intricacy and uncertainty requirement, and makes all logistics course integrity, thereby improving its response capacity and whole guarantee efficiency.

Key words: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logistics

现代灭火救援复杂性和突发性极大地增加了战勤保障负荷,要求战勤保障系统必须在确保战勤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仅要优化配置各种战勤保障资源,而且要迅速作出准确的保障反应。这一目标要求保障系统构成要素协调合作,实现物流与信息流通畅衔接。而这一点恰是供应链保障模式的优势。目前传统战勤保障组织模式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创新战勤保障组织模式,构建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是必然趋势。

1 消防部队救援行动的战勤保障特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复杂多变的危险源不断增多,消防部队面对的灾害事故不仅规模大大增加,而且性质也越发严重,呈现出突发性强、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必然使得现场应急救援保障需求更加复杂,难以预测。这也就对战勤保障如何构建科学的保障组织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1)战勤保障突发性。现在各类灾害诱发因素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直接导致消防部队每次执行任务时间十分紧迫,从而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切战勤保障工作。部队实施灭火抢险救援过程中,事态发展难以预料,时间长短不确定,使战勤保障很难把握需求量,必须随着任务变化以及势态的发展,随时变换保障手段,作出快速反应,提供高效保障。

(2)战勤保障难以预测。灾害事故突发性也使得事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不确定,或是繁华城区和偏僻乡村,或是河道水网和矿井坑道。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的复杂性,增加了保障需求量和种类的预测难度。

(3)战勤保障难度大。灾害事故突发性造成官兵对事件地形不熟,情况不明,官兵不仅体能消耗大,装备器材损耗增多,而且灭火救援涉及多部门配合协调,加大了组织指挥难度。尤其生化灾害等特种事故救援处置技术性强,进一步增大了对装备技术物资的依赖,造成了保障供给的困难。

2 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创新需求分析

面对灭火救援复杂的现场环境,传统战勤保障组织无法适应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灭火救援保障需求,为满足现代大规模灭火救援、救灾实战和部队日常保障需要,必须创新战勤保障组织模式。

2.1 目前战勤保障组织结构

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后勤保障主要由后勤处负责,为本单位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服务。为了提高部队战勤保障能力,目前消防部队在相关中心或重点城市组建战勤保障大队,逐步形成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战勤保障体系。战勤保障大队是以支队建制保障的基础上,建立的战勤保障机构基本单位,主要职能是实施跨区域增援保障,提供器材补充、油料供应、灭火剂补充、生活保障、装备抢修、医疗救助等全方位保障。根据不同保障功能,下设技术保障分队、物资保障分队、生活保障分队、社会联勤保障分队等。战勤保障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2.2 传统战勤保障组织弊端分析

战勤保障大队属于传统组织结构,是一种按层次的、垂直化的、职能化的结构,是围绕其基本功能来划分的。首先,从职责来看,组织内部成员及其所从属部门的职责划分是明确的,各司其职。这样就存在着部门本位主义,易造成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很难保证步调一致,也就无法快速适应时刻变化的灭火救援环境和保障变化需求,无法实现灵敏反应。其次,从保障机制来看,保障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管理;后勤保障专业人员缺乏,专业不强;各保障单位缺乏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勤保障体系,从而导致在大规模的灭火救援作战中,会出现战勤保障物资供应链连续性和整体保障能力薄弱。

综合分析,及时有力的消防战勤保障将直接影响现场救援战术运用和救援行动成败。大力推进战勤保障创新,打破传统、被动、静态和封闭的保障方式,在体制和机制上将保障的人力、财物、装备和社会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主动实施靠前保障、主动保障、精确保障和持续保障。

2.3 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特点符合战勤保障创新要求

消防战勤保障供应链组织是指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部队现场保障为核心,将灭火救援所需的装备、物资、器材等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连接成为一个经济高效,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式结构。

(1)供应链保障组织的优化结构提高了保障效率

目前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呈现规模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救援技术要求高、参与保障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柔性化结构,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将物资保障计划编制、采购、储备、申请、配送等环节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不仅加强整个保障网链中各保障力量间的协同合作,而且促进保障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提高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式结构提高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供应链保障组织的构建是以提高物资、装备、技术和生活保障能力为核心,打破辖区、地域界限,将救援圈内消防战勤保障单位和社会联动救援单位(包括生产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整合起来,促使供应链各环节或节点间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有序流动,从而减少重复投资,科学配置战勤保障资源库存,降低储备成本到最小化,提升了社会联动协同保障效率,也提高灭火救援资源使用效率,解决战勤保障资源储备量的“瓶颈”。

(2)供应链保障组织的协调机制有效提高保障反应时间

灭火救援高风险性和突发性特征决定了战勤保障过程中各主体更需要有效的合作和相互协调。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和非线性的大系统,任何一个节点或合作伙伴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断裂。现代供应链的基本原理要求消防战勤保障供应链必须注重整个网链中各保障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应企业协同合作,把供应链看成一个完整过程并对其进行科学组织计划和集成管理;借助信息化将内部和外部各种保障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加强动态协调与实时控制;通过信息共享和集成运作使保障体系整体最优和战勤保障各个环节供需实现“无缝对接”,避免或减少各保障环节之间的延误和浪费,提高供应链保障组织对难以预测的灭火救援保障需求的敏捷反应能力和整体保障效能。

3 消防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构建分析

3.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配送保障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灭火救援行动,战勤保障难以适应,力不从心的关键在于保障管理思想落后,习惯于供应式而非配送式的管理思想;各保障部门按职能分工各司其职,本位主义易造成保障运行机制不够通畅;保障信息尚未集成,业务信息处理不标准、不兼容和不及时、不流畅的问题突出。必须认识到转变保障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转变传统保障思路,确立高效的精确配送保障理念,由“预测”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借助战勤保障供应链的网络化结构组织,将链条上各成员、各环节的有机整合,构建合作关系,通过信息流的流动调配资源,确保保障物资能够及时、迅速的筹措,低成本、高效率地迅速配送到一线执勤部队。

3.2 按照“积木组装”原理,组建“模块化”供应链保障结构

为了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灭火救援战勤保障任务,消防部队必须改进传统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杜绝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互相扯皮、联系松懈、效率低下的缺陷,依据“积木组装”原理,搭建“模块化”保障结构,通过建立统一管理的集中式保障体制,促进整个系统中“条”和“块”完全彻底的一体化,实现平时按照“积木组装”的方法组建和训练同一类型的战勤保障分队及同一类型的保障指挥机构;战时根据被保障部队的编成和任务,利用“模块化”保障分队和指挥机构,灵活编组所需的战勤保障分队。“模块化”供应链保障结构使得战勤保障力量编制数量灵活,隶属关系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拆卸”与重新“组装”,而不必考虑其原来隶属关系,增加了保障组织柔性,从而提高保障结构运行效率。

3.3 组建权威机构科学运用协同保障机制,提高供应链保障效率

供应链保障模式的应用涉及整个供应链条上许多企业、部队各单位和保障部门,由于参与保障的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指挥、合作等关系,保障任务的实现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各部门间的组织信任无疑是确保供应链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否则组织信任危机会严重影响保障效率,甚至灭火救援行动的成败。所以,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需要建立高度权威的组织领导机构,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和强化节点间的协同,进行宏观的管理与协调。这是消防部队构建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的关键。

协同是建立在互动机制和整合机制的有效运用基础上。首先,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的互动机制具有两重性,即供应链组织网络结构中各节点既存在合作关系,又具有强制特征。合作性互动主要表现在平时以部队与企业及地方部门合作为基础,提高供应链保障的运作水平,确保各种物资能够及时地送达到部队用户手中;强制性互动则表现为部队内部存在隶属关系的节点之间或在执勤时对地方节点的指挥控制,通过指令来实现互动,以确保战时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其次,灾害事故突发性造成灭火救援战勤保障复杂性迫切需要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运用整合机制,建立具有可靠性的供应链保障组织网络结构,以资源转移的关联方式将资源使用范围扩展至多个组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灭火救援行动需要,进行供应链保障重组,科学调整网络结构和协调方式,并根据战勤需求在网络中配置最优资源以适应保障需求,提高保障组织适应性和快速响应力,最终促进供应链保障组织网络整体运作的有序化。

3.4 运用最新信息技术,构建完备的战勤保障供应链信息平台

由于供应链各部门在实现各自承担的任务过程中,存在时间、资源、目标等方面的约束或冲突,相互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流,使保障物资能够沿着各条供应链有序流动。可以说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的核心。但目前战勤保障部门由于职能的限制和缺少信息上的支持,还只是停留在单一的储存收发功能上,只能被动地接收和发出。战勤保障部门必须突破职能上的限制,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延伸自己的服务范围,逐步把战勤保障库建成装备器材物流中心。这是装备器材保障融入供应链的一个合适切入点。

首先,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战勤保障方式进行彻底改进,对战勤保障力量重新编组、合理配置和科学调配保障力量,而且借助资产可视性系统,确保战勤保障资源和部队需求两端信息通畅,在先进运输技术支持下,形成从供应源到需求地的更快速、更灵活的直达保障配送,为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高效”的精确保障,更好地发挥供应链的巨大保障效益。

其次,构建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平台。应急救援部队战勤需求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需求种类分析,即部队需要的物流服务内容,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等方面;二是需求数量、特征和结构分析,即需求的时间、空间、规律性分析。这些信息流在供应链循环过程中交互量大而且频繁,信息网络结构要求精度极高,流向高度集中。为此,要统一信息标准,消除各种信息沟通障碍;通过加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在各职能部门间的共享,使供应链各节点职能部门充分获取、分享和使用相关信息知识,以创造更高的保障效益。

4 总 结

现代灭火救援复杂性和突发性是战勤保障组织模式创新的原动力。消防战勤保障供应链组织借助构建一个经济高效、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式结构,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将战勤保障计划、编制、采购、储备、申请、配送等环节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不仅加强了整个保障网链中各保障力量间的协同合作和组织资源整合能力,提高保障组织反应能力,而且促进了保障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提高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战勤供应链保障组织模式是创新战勤保障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7-39.

[2] 张志勇,匡兴华,晏湘涛. 美军物流系统优化战略研究与启示[J]. 物流科技,2004(6):1-3.

[3] 张志勇,匡兴华,晏湘涛. 美国国防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做法[J]. 物流科技,2004(8):1-3.

[4] 张志勇,匡兴华,晏湘涛. 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军事物流优化的可行性探讨[J]. 物流科技,2004(7):12.

[5] 李强,胡浩. 集成化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6):101-104.

[6] Fox M S, Chiong J F, Barbuceaun M. The Intergraded Supply China Management System[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3.

[7] 刘阳,高军,赵苏,等.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战时装备供应保障业务流程重组[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6,18(2):54-56.

[8] 张向宏,王明明,李颖新. 价值工程方法在业务流程重组实施中的应用[J]. 科学学研究,2002,2(4):420-422.

[9] 陈剑,黄朔. 供应链结构研究进展[J]. 系统工程学报,2002,17(3):246-251.

[10] 王晓,刘晋. 基于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重构[J]. 商业研究,2003(10):1-3.

上一篇: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下一篇: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