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轻松有效开展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6-04 12:47:36

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轻松有效开展工作的思考

作者简介:李赫男,广东科技学院艺术系副主任,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研究广科,立足东莞,从我院辅导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作实例,揭示辅导员心态和工作现状,研究辅导员价值观念、个人特色,对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模式、班级文化等方面提出参考意见,以实际工作为实例,从心态、心思两点谈辅导员应如何轻松有效开展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辅导员职业生涯、心态、心思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基层管理人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对学生成长起至关重要的最用。辅导员能否认清自己,端正心态,提高能力,扬长避短的做好工作,关系着学生教育与发展,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因涉及面广,处理情况多,常被冠以“繁、杂、多、乱”,正有所谓“千条线一根针”。本人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三年和系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近一年的时间,从辅导员工作现状到心理基调跟踪等,广泛研究我院辅导员队伍。

笔者认为做好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最根本的是心。用心才能开心,快乐才能尽心。因此,本人将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制度约束与规范、班级文化等方面,研究探讨的是如何用“二心”将辅导员工作做得轻松快乐。

一、调整心态,发挥特长,在工作中寻找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老子

(一)认清辅导员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位置,发挥本职优势,使其对职业发展其积极作用。

《孙子兵法》记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个人在从事一项职业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弄清楚“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如何做”是十分必要的。做辅导员无非两种类型:现实所迫型和职业理想型。认清本职工作在职业生涯中的位置,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现在说为辅导员奋斗终生,可能不现实;但是尽心的从事本职工作,遵从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从中获得积极的职业经验是对自己负责的起码要求。

多数辅导员工作初,干劲十足,认真负责,尊重爱护学生,每天事无巨细,忙到半夜。时间一久,热情殆尽,自己陷入无边的事务不能自拔,开始彷徨,职业生涯进入瓶颈,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本职工作……这是大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真实写照。此种情况,应该认真反思选择,平衡看待工作,客观对待现实情况。笔者总结,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展开工作,形成新的工作特色,才能全面的提升和发展自我。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学其能。辅导员在繁忙琐碎的事务中,认清自己的兴趣点和着力点,有意识的为某方面努力和积累,才有益于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这样,不管你是短暂的停留,还是长久的驻足,你都会将现有的经历变成积极有益的职业经历。

(二)找发挥的空间,让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同,并且有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事辅导员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本职工作中发挥优势和特长,使自我价值得到认同。辅导员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恰恰如此,才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提高。学体育的,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带动学生活动身心;学经济的,以教促学,给学生学习意见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利用自身专业出身的优势,学生所学专业,个人兴趣等,在学生中展开相关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并通过自身专业的带动增强与学生互动和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总之,辅导员职业不缺少价值提升的空间,缺少的是发现空间的眼睛。

(三)励志从事辅导员工作,请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礼记》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快了解自身特点、理想需求和实际环境,作出正确、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十分必要。立志从事辅导员工作需要尽早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从实践来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可高可低,专业选择面可宽可窄。一般来说,专业面越窄。精力越集中,越容易成功。如果想成为一名学生事务管理专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名师,又或是学生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师等,经过若干年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过程中,追求成为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家,是立志从事辅导员工作后的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

二、巧用心思,软硬结合,在管理方式上寻找突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过去,常常讲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方法,做日常管理工作的技巧等等。笔者认为轻松做好辅导员工作,缺少的是“艺术”,是“心思”,而不是“方法”。这里的“心思”涵盖的是辅导员工作的“巧”、日常管理的“精”和环境熏陶的“文化”。善于交流的辅导员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可能采用谈心沟通;善于统筹的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开展或事务管理时会更关注分工协作;感情细腻的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细节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较多感情倾向。只有用“心思”的做好辅导员工作,才能简化过程、行之有效、轻松愉悦。

(一)要想带好学生,就要像学生一样生活,互相学习。

刘勰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其实,这句话引申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就是要想带好学生就要融入学生的生活,观察学生,才能管理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带好学生。学生固有的观点是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老师固有的观点是学生就是在下听从。个人认为学生问题是沟通的问题,是认识角度的问题。学生想要的是可以交流的朋友,可以指导的导师,可以求助的家长。而辅导员正是这个角色最合适的化身。走进学生,不只是住在学生宿舍,不只是同吃饭堂;而是进到宿舍里,哪怕是和学生闲谈;坐在一起吃饭,哪怕是吃饭堂;一起打球,反正你都要锻炼;一起唱歌,反正你也要娱乐。这样学生渐渐了解你,信任你,甚至喜欢你,而你自己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开始思考,向学生学习。

(二)巧立制度和善用制度。

孟轲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一般对制度比较抵触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与所处年龄的叛逆心理有关。但制度恰恰是辅导员规范管理班级的最好手段。做到“艺术”的运用制度,注重“以人为本”的制度化建设。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这是制度的强制性;但制度也是用来教育人和引导人的,这是制度的教育性。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应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体现自主性,培养自主性,发挥积极性。班规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班规制定的原则是多奖励,少惩罚,允许学生犯错,允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偶尔“糊涂”,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能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团结友爱,宽以待人。

(三)巧用人和巧用人情。

孔子教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人”就是“其器”,必要先“利”。选用一批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事成熟的干部队伍会成为辅导员得力助手是工作轻松有效的先决条件。学生干部在服务于他人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锻炼和提高。班级各项工作的落实、日常考勤、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在主要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影响下积极向上,集体发展已经不需要辅导员过多的干预已经形成良性惯性前进。个人认为,制度用来管理日常;人情用来控制突况。辅导员在管理上唱红脸,制度约束和规范;生活中要唱白脸,人情沟通和控制。软硬兼施,学生认同;工作轻松,自然开心。

(四)善用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创新实践校园文化领域。

校园文化由于其大概念、广范围,并非为辅导员控制和采用,而多半是学生管理部门统一协调。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教育“艺术”手段,是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领域。而往往是被忽略的一块。其实,学生身处的环境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小集体,而构建班级文化,开发团队意识,在班级中培养学生在环境中的人格和性格,才是最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实践领域。作为学生的思政指导老师,以班级为单位,以专业学习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的三观,以课室宣传为阵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班级活动为平台、班级制度为标准,发挥校园文化导向、凝聚、激励、规范、辐射、创新和娱乐调节的功能,真正的将校园文化建设变得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

关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轻松有效开展工作的思考,笔者认为,不在于力,而是心——心态、心思。认清辅导员工作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特长,努力在工作中寻找发挥和提升的空间;尽早做好切实可行的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积极融入学生当中,巧用制度、人情和班级文化阵地,自然会将辅导员工作做得多姿多彩、轻松有趣。(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蔡立彬.中国高教研究,2005(6).

[2]《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手册》胡晟.2008

[3]《文化·道德·德育》王殿卿.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东西方文化渊源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