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小组合作教学,营造多彩初中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03 11:04:12

应用小组合作教学,营造多彩初中语文课堂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机制以及弥补传统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等,接着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应用小组合作教学,营造多彩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社会主题是竞争与合作,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相互。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会学生交流与合作是新时期课程标准的一个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

1.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机制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在学习新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课堂互助机制,很好的保留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尤其是当语文教师也成为小组的一个成员之后,亲身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开展,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增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语文学习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往往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一种多变互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的抓住学生本身这一不可替代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平台,让学生在小组中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互相督促,激励共进。

2.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掌握语文知识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取的是小组活动的机制。这种小组活动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恰好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语文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和理解可以很好的深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那些语文基础不好的学困生也参与到了学习中,很好的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单打一模式的不足。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小组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分工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把每一个同学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精神。由此可见,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过度的追求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起到很好的改善和补救的作用,并为我们培养学生多种才能的尝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合作小组组建不科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小组组建不合理的状况。别的学校、别的班级、别的学科是怎样安排的,我们就依葫芦画瓢。没有校本意识,没有学科特色,导致很多合作小组进行语文学习流于形式。在进行小组划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运用什么样的模式最科学,有时沿用班级固定的小组模式,有时干脆按照前后座或者附近座位的形式来形成相应的小组,方便倒是方便了,但不能凸显语文学科学生差异特点,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一部分语文学习成绩差别比较大或者思维差异比较明显的学生被分在一个小组的情况下,就不能实现信息之间很好的交流。假如小组之间的质量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那么竞争就不会产生,课堂气氛也会受到压制。

其次,小组合作技能有所欠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没有掌控好全局,容易让学生讨论的时候抓不住重点,课堂秩序就显得比较混乱,加上学生缺少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经验,缺少小组合作的技能,导致开设的小组合作学习跟预期效果存在差距。

三、应用小组合作教学,营造多彩初中语文课堂的措施

1.要进行相对有效的分组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首先要充分的备学生了解学生,做到胸中有丘壑;其次要有小组意识,了解学科课型与小组的关系,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安排小组的成员。学生中,不乏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但思维不活跃,有理科成绩特棒语文功底弱,有各项成绩差语言能力却强者等等,不一而同。组建小组要注重合理搭配,重视人员之间的平衡。根据学生的爱好、特征以及男女同学之间的比例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小组的人数定在四人到六人之间,以偶数人数为最好。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大家一起合作,跟其他小组竞争,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组内分工。假如是四个人的话,可以由两个小组长,两个小组员,一个帮助一个学习,一个监督一个学习。这两个小组长要进行比赛,每一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是分层次的学习。此外,小组内的身份开始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比如,通过一个小型的测试或者小型的考试,其中一个组的某个组员没有进步,或者说是落后了,那么就可以彼此进行角色的轮换,甚至可以考虑让小组员竞争小组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分配的学习任务,体会团结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举例来说说吧。在进行“我的”半命题作文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那些写作能力比较好的跟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进行交叉分组,由写作能力强者轮流担任小组的组长,让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围绕这个半命题作文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评议。在评议探讨的过程中帮助拓宽思路,让每个人能下笔且言之有物。通过这种方式提振学生的写作信心,让他们明白写作并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合作交流的过程锻炼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语文写作水平。

2.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行小组学习模式的初期阶段,教师要做好导师或导演的工作。不能只在一旁观看,要尽可能的参与其中,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假如没有合作的氛围,分组学习就毫无意义。试想,学生不能直面黑板直面老师,教师掌控能力就弱,却不能发挥小组的优势,势必严重影响课堂效率。这样的课堂反而比不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有形而无质了,甚至走向学习的反面。比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请你思考在你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你能想到的一个词语描述出来。”这个引导性质的问题之后,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带着目的去合作归纳,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描述词语比较多。再比如,在学生习作完成之后,可以指导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写作内容的交换,老师给出具体的作文评分标准来互相评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开展相应的“找不足,找优点”的活动,这个活动过程中积极强化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还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采取有针对性的朗诵写作成果,向各个小组成员分享每个小组评选出来的优秀的文章。还可让小组成员来说明对于优秀习作的见解,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强化作文教学效果。

3.教会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

学生一直都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基本都是集体授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已经不会感到陌生,但单纯的为学生分组是远远不行的,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分组之后,学生还是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合作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先教给学生怎么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因为每个学生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交流必然会产生分歧,因此在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说法,要学会纠正对方存在不对之处,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为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分组合作:“你从这篇课文中体会到‘虚伪’的弱点是什么吗?以后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个弱点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几句心理描写么?这些心理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之后让班内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思考并讨论,一个小组成员可分别负责其中一个问题,找出不明白的地方,提交小组内讨论。如果自己小组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不是很确定,就可以发动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最后可由老师仲裁。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冲破了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局面,是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闪光点。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

造了多彩的初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2]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9).

[3]秦金亮.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理论模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5).

[4]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初级中学322000)

上一篇: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四点方法 下一篇:浅谈物理课堂的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