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究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03 10:13:14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究及其对策

■摘要:

高校毕业生是优质劳动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与高校扩招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四大矛盾进一步加深,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应该采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就业法律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措施,有效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校毕业生 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四大矛盾

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给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制度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各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民办高校的发展使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各项因素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四大矛盾。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失衡。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总体供过于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继续攀升,大量下岗和富余职工需要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按国际标准,我国早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并且总量矛盾持续加深。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全面转轨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才市场中,供给方按能力、素质、受教育程度基本呈金字塔型的结构,而社会需求却日益呈哑铃型结构,所以,尽管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但是社会对高精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却依然难以得到满足。这种结构性矛盾还具体表现在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三)就业问题的地区差异明显。我国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即便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很明显,这种差异,进一步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才不断流失,而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凤凰齐聚,“马太效应”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矛盾不断加剧,这不仅给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带来很大压力,也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四)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合理因素。虽然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增量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就业弹性不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溢,第二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对稳定,但这又不是高校毕业生所能提供的,唯有第三产业能大量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另外,产业结构中资本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大量的基础建设项目迅速提高了经济总量,而在项目完成后并不能提供后续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足,也难以大量稳定地吸纳高校毕业生。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

(一)宏观性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及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然而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却没有同步,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吸纳能力下降,再加上就业方式的转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一些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毕业即失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经济资源都相对不足,就业问题的长期存在就不可避免。另外,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市场平衡机制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高校与市场接轨以及学科专业调整等也是要有一个过程。

(二)高校内部存在不适应因素。我国高校每年都在高速扩招,各类独立学院也发展迅速,高校扩招的速度过大 ,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高校一些专业设置老化,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尽如意,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自我变革的内在和外在动力,自身还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招生的重视程度大于对就业的重视程度。

(三)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用人机制的不完善,使有些用人单位缺乏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不能够做到任人惟贤,人尽其才;有些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存在认识误区,盲目追求“高学历”、“名牌产品”,忽视了自身的实际需求;少数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存在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等诸多方面。

(四)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是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追求“金饭碗”,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外资企业、银行等单位成为各个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目标,发达地区、大城市成为各毕业生向往的地方,而很多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筑巢引凤凤不来,许多毕业生遭遇就业挫折时仍不能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另外,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读期间浪费了很多光阴,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高,简历单薄,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欠缺。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金融危机所影响的行业大多数属于现代性质的产业,制造业的亏损,服务业的不景气,这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恰恰这些产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减缓使得就业机会减少,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尤为显著。金融危机也提高了就业门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断削弱。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开支进行裁员,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占主动地位,会不断提升招聘条件。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优势,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

三、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保持经济适度发展,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比关系,经济增长率越高,能吸纳的就业人员就会越多,因此,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保增长”是必须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要解决根本性问题,必须依靠经济彻底转型,因为我国经济此次遭受如此大的影响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结构本身存在问题,即使没有这次危机,我国经济结构也是需要调整。因此,应以经济危机为契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市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旅游业、社会管理业等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高的第三产业,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之策。

(二)完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扫除毕业生就业障碍。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应当把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面的责、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利,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规范就业市场,创造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的诚信基础,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合作的就业促进新机制。各级政府要促进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障碍,拓宽就业渠道,消除就业歧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更加宽松。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金融危机加剧了就业岗位的短缺,政府应从失业保障这一环节出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失业保障,这也是关注民生的应有之义。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失业和由于各种原因而暂时待业,应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给这类毕业生予以支持。具体来说,可以对毕业一年后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各级教育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介机构要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减少高校毕业生由于暂时性失业引起的痛苦。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指导机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应专职、专业化,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就业指导态度,就业指导服务要做到内容丰富细致,服务方式应注重全程化,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其次,就业指导服务要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毕业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职位信息,而不应该只重视招聘会的形式。再次,由“放手”变为“重新拿起”,高校有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的义务,特别是对于名气不够大的学校,有为学生提供正规的实践、实习机会的义务,而不是完全放开,毕竟很多学生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学校则掌握着大量的校友资源、社会资源等。

(五)转变就业观念,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能力。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高校毕业生应该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本人要树立自信,克服就业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伤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此同时,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客观冷静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 孔德威,金喜在.合作主义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04):18-20

[2] 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9-12

[3]郝咏梅,王桂芝,李纯成.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22-23

[4]韩包海.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青年科技,2008,(12):38-41

[5] 杨伟国.借助“看得见的手”――谈谈国外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J].求是,2004(6):59

■本文是江苏省2009年高校社科金项目《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研究: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视角》(09SJB880140)部分研究成果。

上一篇:48小时内的两起重大事故 下一篇:市中院与秦皇岛仲裁委召开联席会推动民商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