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职开展职业适应性体育课

时间:2022-06-03 10:12:17

浅谈如何在中职开展职业适应性体育课

摘 要:职业教育是学生在校接受职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他们进行有职业特点的教育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为此,在进行公共基础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应增加与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体育知识和内容,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培养适应职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劳动竞争或在职业市场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多数将直接面对社会,面向未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必须突出职业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的状况。使体育教学更贴近生活实践,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体育项目的重新组合加强与职业技能有关的体育技能训练,突出体育为劳动服务的实用价值。

一、如何设计好一节职业性体育课

如今的中职生已经对传统的田径项目产生比较强烈的排斥心理,他们更喜爱实用、大众、娱乐、休闲的运动项目,对体育课能与他们的专业特点联系在一起表示很赞同,我们应该引导好学生的这种心理,及时把它转化到他的专业能力服务中去。

(一)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性体育课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要想增强体质,就必须使身体各部分、各器官系统功能、身体各种素质以及人体各种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中职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更需注意对身体的全面锻炼。在课的安排中,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整体状况,活动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要符合全体学生的基本机能状况,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

2、实用性原则。设计动作时要简单、实用、适用。动作不要追求难度,要大众化;动作不要追求高度,要专业化;动作不要追求远度,要校本化。

3、创新性原则。中职生的这个年龄段,大多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比较活跃、多变、争胜好奇,可塑性大,容易受教育、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设计动作和情景时,要了解专业发展情况和本地、本校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观念,不断作出创新,与社会、学校、学生同步,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4、针对性原则。针对专业特点,为适应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需要,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职业化的专项训练尤为重要。如机械加工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等,各有各的专业特色,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都不同。在设计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特色。针对性别特点,中职由于专业特点,教学班普遍出现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纯女生班、纯男生班比比皆是,设计内容时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性别特点。

(二)在课的安排中,除要坚持四个原则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专业岗位需求

比如,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常见就业工种有车工、钳工、数控工等,根据这些工种的劳动强度和肢体运动特点,训练项目侧重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度、手、眼、脚的协调配合和手臂、腿部力量等方面为重点的内容;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常见就业工种有导游、公司公关、宴会服务师、点菜师、订餐接待员、商务中心工作人员等,则以塑体、仪态、抗大强度、抗疲劳、超强耐力等方面作为重点内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工种有物流员、仓储员、报关员等,针对这些工种的肢体运动特点,就要设计以有效提高腰腹肌、手眼灵活协调、提高思维等方面为重点的内容。

(三)安排课的形式时,要结合专业特色对不同专业学生适用不同的活动形式

比如,建筑施工专业属于理科,男生居多,对学生的注意力、身体协调性、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在设计时,应多采用比赛式为主,游戏式和团队设计式为辅的活动形式;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属于文科,又基本以女生为主,对学生形体姿态、交流、快速应变方面要求较高。在设计时,多采用健身操为主,游戏式和创设情景式为辅的活动形式;计算机专业属于文理兼有,男女生也基本平衡,对学生的灵活敏捷、组织协调方面要求较高。在设计时,则多采用游戏式为主,团队设计式和徒手操式为辅的活动形式。

(四)安排课中项目时,要以大众器材、大众项目为主

设计活动的项目时,尽量不要增加学校财政负担;要以大众项目为主,切忌不要选取学生不喜欢或不熟悉的项目。比如,可设计一套跳绳操作为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活动项目。跳绳,器材简单易取,学生喜闻乐见。通过有组织地进行集体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规范、服从意识。而且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强脑细胞的活力。跳绳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各方面协调上好职业性体育课

职业性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和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学的具体体现。学校体育是基础,职业性体育是手段。只有在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学校体育终身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终身体育职业化,职业体育社会化。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体育教学上的改革,加大体育器材的经费投入。

(一)开展职业性体育教学关键在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应一切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终身受益出发,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从了解学生的专业入手,有预见性、有针对性拓宽职业适应性体育教学范围。

(二)培养学生耐热耐寒等适应环境能力,也是我们培养专业劳动能力应加强的教材,不论什么专业劳动环境总是多变的,不可能总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和温室里工作,总要经历风雨严寒和酷暑的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巧妙而有意识的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结合体育手段进行教学。一个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成熟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员或技术工作者,一般需要1-3年适应期,有的项目甚至许多年都不能适应。如“恐高症”的人,到高建筑物施工,可能一辈子都不能适应,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职业体育教学,就是要缩短由学生到合格技术人员的适应期,争取早日成才,多为社会做贡献。

(三)改造现有教材,现行的中专体育教材对专业劳动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但针对性不强,作用不大,这种教材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培养专业劳动能力的好教材.因此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调整现有教学大纲。比如,短跑教学在专门跑的教学中,增加负重练习,就能成为机电专业提高劳动能力的好教材。建议各校体育教师积极创编有关实用的职业性体育教材,在实践中改进完善,将范例汇编成集,踊跃投稿,由当地教育部门整理成册,向各地推广。增加一定量的保健学内容:让学生认识本专业职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防治也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

三、小结

中等职业学生在校接受职前教育时,对他们进行有职业特点的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为此,在进行公共基础体育教学的同时应增加与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体育知识和内容,使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培养适应职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劳动竞争或在职业市场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平聪.中职体育课中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理论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2]蒋红英.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性体育课必要性初探[J].大家,2012,(03).

[3]吕伟,冯其.新课标实施改革与中职体育课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4]刘宏茹.浅谈专业特色的中职生体育课活动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

上一篇:浅谈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 下一篇:谈谈初中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