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沐浴城市化的灿烂阳光

时间:2022-06-03 09:26:41

让农民沐浴城市化的灿烂阳光

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水电、旅游开发中显示出强劲势头,极大地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乡村里的都市”出现在雅安幽深的山谷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雅安市雨城区在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故事篇

莲山庄”的夫妻劳动竞赛

1月12日,周公山温泉“楷莲山庄”的女主人王国莲正忙个不停。5年前,寂静的山村打出了温泉,王国莲一家要搬迁了。房屋搬迁、土地赔偿算下来,总共只有10多万元。10多万元要吃一辈子显然不可能,还得创业。王国莲和丈夫程荣楷商量,决定在靠近温泉的公路边修房子。2002年周公山温泉第一家宾馆营业,“楷莲山庄”也在鞭炮声中开张了。

“刚开张那段时间,把人累惨。”说起这几年的生意,王国莲毫不掩饰。客人来了要吃饭,在这里搞建设的老板也要吃饭,“楷莲山庄”成了游客接待点。王国莲在家经营餐饮,程荣楷在温泉承包管道安装、维修等小工程,夫妻俩似乎展开了劳动竞赛,每人每年都要挣几万元。短短两三年时间,借的钱全部还清了。

景联俊的酸辣粉

雨城区上里古镇以“茶马古驿”、“水墨上里”著名川内外。雨城区打造古镇旅游景区时,把商贸区迁建黄家坝,让古镇景区与农贸市场分散,规范景区发展。

笔者到上里采访时,正逢上里赶场,黄家坝农贸市场人声鼎沸。景联俊正在自家门面经营酸辣粉,一元钱一碗,价廉物美,食客很多。景联俊告诉我们,她家原在古镇二仙桥附近,因古镇建设开发,搬到了黄家坝,修了一楼一底的两间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开门面,除了自己经营一间门面外,另一间租给了镇农技站,经营收入和租金加在一起,一年有好几千元,基本上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丈夫杨树昌被古镇管理局聘请,协助进行古镇管理,一家人生活得很滋润。

变化篇

生存状态彻底改变

“周公山温泉开发,彻底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雅安人说。

温泉开发涉及拆迁农户327户,为此,政府新建了四个农民小区。“我们的任务,一是要让拆迁农民搬得走,二是要让他们富起来,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雅安雨城区委书记蒲忠说。从事旅游业服务的,大多吃的是“青春饭”,不当宾馆服务员了,还得提供二次就业的机会。于是,乡政府举办了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目的只有一个,让失地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创造其他就业门路,生活得更好。

安居了乐业了

当“乡村里的都市”蓦然间出现在山谷中时,乔迁新居的村民们除了喜悦外,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水口村的第一村支部书记张德强是草坝镇政府的干部。据他介绍,水口村人多田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是利用500多亩的河滩,栽桑养蚕,二是经营砂石。“河滩是水口村的银库。银库没了,肯定要想其他办法。”

另外,针对失地农民的迫切需求,镇政府依托草坝镇的水禽品牌,开办了“雅女缝纫培训班”等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并组织外出务工。仅此一项,全村一年就可增加纯收入120-150万元。

思考篇

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是党委政府的职责

城市化、工业化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掀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篇章,也剥离出一时间手足无措的农民。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随之迅速扩大。失地农民,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却在城市的边缘徘徊。

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实质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但如果处理不好失地农民的问题,就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现象并非洪水猛兽,它恰恰孕育着中国农村发展的希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委政府的根本职责。

如何让农民失地不失业?如何让失地农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只能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农业、工业双受制约的局面,缔造‘双赢’。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我们要让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将历史发展的必然转变为多数农民自身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蒲忠说。

城市化对农民来讲,应该是阳光而不是阴影。但如何通过政府的决策去创造阳光,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农村、善待农民。

愿更多的农民沐浴在城市化的灿烂阳光下!

上一篇:“惠民”启示录 下一篇: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