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3 06:44:56

浅谈“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历史变“活”,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更直接地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出“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的需要,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先行组织者”。本文结合笔者在研究课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情况和方法。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历史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8-02

“先行组织者”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而做的支持和铺垫。在历史课堂中,“先行组织者”主要是通过使用材料来体现的。我们知道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图片、影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运用。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要有贴切的“先行组织者”运用作为依托,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去探究问题。在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出“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和使用“先行组织者”。下面,我结合一下自己在研究课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先行组织者”在“支架式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方法。

“先行组织者”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支持性组织者

这是历史课堂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先行组织者”。它是指在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前,教师就一些理解困难的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以此降低难度,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支持性组织者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地发挥潜能,发挥思维个性,进而达到能力的提升。如我在讲《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一课时,有一个问题: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哪几种政治制度?教材中此项内容不全,且学生很难全面把握有关政治学的问题。我便应用了支持性的材料,加以引导。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为4年,副总统任期与总统任期相同。

――《美国1787宪法》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史》

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材料中轻松的找到总统制、共和制和联邦制这三种政治制度,即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也提升了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

二、补充性组织者

这种“先行组织者”是针对学生可能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存在断档,需要补充知识,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连接而做的准备。限于篇幅和编写特点,教材有时并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问题。这时,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史料来充实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些史料去正确认识历史,真正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结论)的能力与方法。

如我在讲《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一课时,涉及到一个问题“三征噶尔丹”,可是课本中对于噶尔丹及其准噶尔部得来历未做任何介绍,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准备了一段补充性材料: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线索,深入了解问题。

三、方法性组织者

主要是指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时间、标准上的要求,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一些规律性和方法性的问题,我们往往会给出明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如我在讲《千秋功过秦始皇》一课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秦始皇的评价。于是,我给学生出示了“对于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依据史实。

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同时,我还出示了“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

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

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

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在以上方法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

“先行组织者”在历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历史变活,使学生更直接地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养成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行组织者”,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审慎的选择材料,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越.历史教育应落脚于“思想”与“现在”[J].历史教学参考,2007,(12).

[2]肖锋.学会教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红(1979-),女,陕西榆林人,就职于陕西省榆林中学,职称为中一,本科,研究方向: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上一篇:狂风暴雨中的农信力量 下一篇:太白踏雪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