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施工的安装技术与存在问题

时间:2022-06-03 07:35:08

浅谈建筑电气施工的安装技术与存在问题

摘要: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特别是现今建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比如不仅出现了大量新材料,而且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在日益先进。针对这一点,本文对建筑电气施工安装技术作阐述。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施工;安装技术

中图分类号:TM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由于建筑技术以及电气科技都在不断进步,相应的建筑电气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致使国际之间各种类型的技术交流在程度上和范围上日益深入以及广泛,在建筑领域已经引入了大量科学的生产技术以及先进设备,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筑电气领域的迅速发展。

1.建筑电气施工安装技术

1.1 管线暗设预埋

在建筑施工进行管线预埋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混凝土内敷设管线时应以直线为主,不宜采用过多弯曲线路。预埋的管线距离建筑物表面的距离应当大于等于15mm。在进行钢管暗配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是在潮湿的环境里,应当对管口和连接处进行密封。预埋入地下的线管应尽量避免穿过基础设备,如果不能避免时,应采用防护措施再进行穿过。在进行PVC电线管暗配时,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中进行敷设,但可以用于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主要原因在于PVC管容易变形、强度不高,但耐腐蚀。电线保护管的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预埋入墙体等建筑物内的PVC电线管,应使用强度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作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

1.2 进行防雷接地施工

为了保证建筑电气的使用安全,进行防雷接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这也是当前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建筑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以及干线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接地处理,即使拥有绝缘外层的线缆和支架等也需要进行接地,避免绝缘层发生破坏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建筑物的屋顶可用钢筋设置避雷设施,并与地面进行连接,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建筑电气的安全运行,提升建筑设施的防雷性能。在进行防雷接地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要求规范进行,例如应使用辅助圆钢作为避雷接地的下线,并且其长度应为直径的六倍,使其符合避雷接地的要求。在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温度环境以及防腐处理等,确保建筑物基础接地装置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清扫管路和穿线

清扫管路以保证穿入导线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穿入导线前,应当扫除管路内的残留杂物和水分,可以使用一些特制的工具吹扫,直至把管路清扫干净即可。在进行穿线之前,可以先管内吹入滑石粉,减小管道壁和导线的摩擦,便于穿线。检查管线是否畅通的方法可以通过穿引线进行检测,还可以检测出管路的敷设和箱盒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引线也可以在敷设管道时就一起穿好,就避免了管路存在较多转弯时不易穿线的困难。在管路内不得存在导线的接头也不能有打结的现象,如果导线存在接头必须留在箱盒里面。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在插座、接线盒和开关内应有15cm的预留长度,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m。

1.4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分为两种,即暗装和明装,这两种安装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暗装的开关盒插座,进入盒内的导线要与插座、开关的面板连接固定好,然后将开关和插座推入盒式内,并用螺丝固定好。对于明装的开关和插座,首先将导线穿过塑料台的出线孔,并且对塑料台进行固定;然后根据设计的位置要求,将相线及地线从开关和插座的线孔中穿出,根据技术规范对导线进行压牢处理,并将开关和插座固定在塑料台上;最后把开关和插座的盖板上好。

在进行安装开关和插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开关盒距离门框的间距一般是15cm至20cm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对于室内成排布置的灯具,其中心偏差应当不大于5mm。在设置吊扇钩时应当根据浇板的厚度设计,可用10圆钢弯成内径为35mm至40mm的圆圈,然后把圆圈与钢筋折成直角,根据浇板的厚度与板筋相连并进行焊牢处理。

1.5 做好调试工作

当整个建筑电气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电气系统进行调试,检查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调试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电力电缆两端的相位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与电网相序相符,绝缘电阻测试其值≥1MΩ;第二,检查电缆接线是否正确,可以使用校线器进行校线,并对电缆及配线作相应回路编号;第三,对电机进行检查,检查其外壳是否进行了正确的接地,对电机进行空载试验,调整好过载电流,检测电机的外壳和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空载试验一般为2小时;第四,对所有的电缆、导线以及相关电气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测试各项数据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待所有数据都合格之后,再进行送电调试。防止发生设备损坏和人员事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深度不够。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将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能导致可用性的欠缺。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也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2.2专业人员缺乏, 技术力量薄弱。当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老员工实践经验丰富, 但是理论知识比较缺乏, 且思想重视不够。电气安装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有些安装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不能严格实行。甚至产生惰性、冒险、侥幸、自负和逆反心理。甚至个别员工图方便、省事, 怕麻烦、走捷径, 因而越过制度规定, 冒犯规程于不顾,而擅自违规操作、指挥。

2.3施工规范有待健全

近年来,由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在建筑电气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不少智能化电气设备验收时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

2.4 防雷接地问题。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焊渣不敲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刷防锈漆;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直接利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作防雷引线。

2.5 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3.结语

总之,电气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掌握安装建筑电气时采取的各种施工工艺以及方法,这是对其在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电气工作人员还要了解国家建筑电气的有关规定,而且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一步进行规范,以累积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并且总结经验,才能熟悉掌握各种施工技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将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以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从而保证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准确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参考文献:

[1]顾瑞利.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2007(3).

[2] 黄丽红. 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3).

[3] 李刘强. 对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分析[J]. 才智, 2011(22) .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