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6-03 05:44:41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探讨

【摘 要】游戏教学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学体育教学中已广泛受到重视。中学体育课要做到快乐教学,游戏教学是其中一项,它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思维和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我国已开展了游戏课程,但对游戏活动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作用仍缺乏全面、系统地认识。本文就游戏教学的目的、组织、特点、中学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意义进行探讨,希望有所创新,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学体育;全面发展

大多数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等等都认为:“游戏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教育的特殊形式,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体育课的游戏教学能促进中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促进身心健康,有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因此,游戏教学成为体育课中开发中学生智力、体力的有力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很难激发,而游戏教学能够快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的好坏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必须有效的进行游戏教学。中学生适当的进行游戏教学时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体育游戏教学进行简单的论述。

1.游戏教学的目的

游戏教学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花妙,忽视传统,追求快乐,忽视技能。中学体育课游戏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游戏,培养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了解自我能力;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个性,促进身体健康;发挥团队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品质教育;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机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从而更乐于学习。

2.游戏教学的组织

如果一堂课,表面上热闹非凡,孩子们的脸上露出笑容,但纵观一节课,学生什么也没学会,体育课成了游戏课。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其实新课标是不是不强调,而是不要过分强调。如体育场课上只求生动,不求掌握,只求走过场,不讲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欢快,不求练身的负荷实效都是对新课标认知上的严重误区。体育课并不是单一的游戏课,都是利用教材内容对游戏进行穿插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比如教案的编写,器材的准备,场地的布置等等。因教育的对象不一样,所以游戏教育要有的放矢的选择,并注意时间和负荷。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讲解和示范,以安全第一为首要原则。

3.游戏教学的特点

3.1 具有趣味性。如果整节课堂都很严肃,感到很拘谨,学生就不乐意学习,所预期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而对一堂生动活泼,严肃有余的课,效果不言自明。有趣味性的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乐于学习,使体育教学更有成效。在训练快速应变时,同一内容变换条件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

3.2 具有竞争性。中学生在此阶段,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在游戏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以最大的限度投入到竞争游戏中去,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这些胜负的决定都是智力和体力的体现。由此可见,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3 具有技术性。每个游戏都是由一些简单的技巧或几个技术动作组合在一起的,通过游戏,能快速的掌握基本技能技巧,既轻松好玩,又锻炼了身体。在进行游戏教学之前,教师要熟练的掌握游戏规则,技能技巧,并能准确的讲解和示范,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游戏教学。

3.4 具有教育性。游戏能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每个游戏基本上都是集体参与的活动,同学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了集体荣誉,敢于拼搏,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锻炼了其意志力[1]。比如说两人三足跑,必须要团结,齐心协力,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完成。

4.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传统教育教学反思的同时,又对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创编思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为什么我们在游戏教学中采用的游戏都那么相似,那么一成不变?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天性,还是把游戏当成一种工作,一种竞技?其实,我们不能过于重视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孩子们在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攀爬、翻滚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要创造更多更新的游戏,使游戏在孩子们心中更美好[2]。因此,在选择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游戏的选择。选择游戏应与教学计划相吻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在内容上应考虑不同素质的提高,教材内容的多样化。选择一般身体发展的作为准备活动的游戏(如“拉网捞鱼”)。选择配合基本教材的作为辅助练习的游戏(如“迎面接力跑”)。 选择完成某些教学训练任务的作为教学训练手段的游戏(如“双手胸前传接球接力”),能使游戏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把其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训练中来的游戏。

4.2 场地器材的准备。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离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受伤。所划界线应鲜明。场地的大小、所用器材的种类等,都应根据游戏的性质、游戏者的水平和人数的多少以及场地器材条件的许可来决定。使用器材时,特别是投掷器材,要加强安全教育,必须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投出和回收器材[3]。

4.3 游戏的讲解。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并注意不让游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讲解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讲解与示范,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4]。

4.4 裁判员要严肃,公正,准确。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降低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裁判员通常是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游戏者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4.5 游戏的结束与总结。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好,而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足,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应进行总结,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要作出奖评,对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的奖评,对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作出奖评。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应提出表扬,对游戏失败者,不应指责,而应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5.游戏教学的意义

游戏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最好的手段之一。 正是由于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由于游戏教学具有竞争性,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由于游戏教学具有技术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由于游戏教学具有教育性,更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总而言之,游戏教学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能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爱莲.浅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教育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0,(4).

[2] 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5.

[3] 李明强,敖运忠,张昌等.中外体育游戏精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 柳永青等.篮球游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1-11-19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谈我的班级管理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