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6-03 03:35:12

浅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以教材为凭借,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它将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兴趣培养,学生课余生活和作业融为一体,体现出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提高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控性与操作性呢?

根据本人在这方面的教学尝试,经梳理、归纳为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课堂准备宜充分。在备课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导是为了主体更好地表达、更好地发挥、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备课者在思想意识上要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将教情、学情与开放性问题、开放性课堂练习设计融为一体,使开放性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置创新机制,满足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的需要,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也许就是这个理,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从而游刃有余地应对开放性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使课堂的开放性更富有教育机制、更富有教育激情、更好地面对每节课的教学和教学中的每个学生。

二、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里、环节中,体现出老师教学的匠心独运。如语文课的导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都应体现出开放性,使学生在开放性的语文学习中学习到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带给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出开放性的教育机制,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提问、善于设计好开放性的问题,是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成败系于此。可以说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它可以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的展开,也可以是多个开放性问题的环环相扣,当然,开放性问题可以是基础性的,也可以是阅读性的,或者是思想性的、思考性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相适的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努力使开放性问题与开放性课堂教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逐步达到自然融合。

三、教师要充分用好教材中的开放性题材,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新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题材的教学内容,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失物招领》、《夏夜多美好》,二年级下册的《充气的雨衣》、《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三个儿子》……甚至连《学习园地》中都有许多开放性题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使用这些开放性题材,就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思维的门窗,为他们插上奋飞的翅膀。同时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源头活水,真正体会到以教材为凭借带给课堂的新变化,感受到新课程的奥妙。

四、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不囿于课堂,同时也很重视对课堂的延伸。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外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布置,它包括对作业开放度的契入点的选择,根据经验应适合教情、学情适度延伸,如教学《养花》这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你养花或赏花后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选择其一回答得井井有条,反映出学生通过学习再结合实际问题的回答上确有一定创见。当然这种训练不可能靠一朝之功,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二是课外开放性作业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忌不切实际地拔高。学生学习了《桂林山水》这课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语文课堂的开放度,需要语文教师有一个开放性地学习、运用机制。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不能仅靠自己学到的一桶或半桶水,那样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因此作为教师应有长流水,它取之不竭,学生方能从中真正受益,我想这也是古人说“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师在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一种大眼光、大语文的理念去吸纳知识,达到在课堂教学中的厚积薄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入角色,把握主线,逐步把课堂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链,并在实践中应用自如,升华自身。

六、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性。大语文的课堂教学开放观在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开放性,以促使学生在基础知识这一关,其思维的活性就得到强化,为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开辟道路。当然,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为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使语文课堂的开放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语文开放性课堂教学,有赖于语文教师的课堂创新,有赖于语文教师创造性地学习运用,不断地充实并丰富自己的语文教学理论及实践,开放性地教学必须有开放性学习的老师去操作驾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省,扬长避短,逐步开创出适合地方特点和自身特点的开放性语文教学机制,方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上一篇: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探究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