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6例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02 11:26:29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6例治疗效果分析

广东省化州市那务卫生院,广东化州525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2011年入住我院的5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前五位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外伤、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共40例,小肠穿孔4例,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2例,其他原因10例。结果:治愈53例,治愈率为94.64%,死亡2例,死亡率3.58%。共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心、肾、呼吸功能不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7例、切口裂开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一个多种原因所致的症候群,临床表现复杂各异,临床上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84-02腹膜炎按临床经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当炎症累及到整个腹腔时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由于腹膜炎一般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老年人死亡率高[1],为总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临床经验,我们对2008-2011年入住我院的5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56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12-78岁,平均47.2岁。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6例,外伤8例,阑尾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急性胰腺炎5例,小肠穿孔4例,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2例,其他原因10例。就诊时间8小时-4天。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都有剧烈疼痛,反射性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发热,有明显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1.3辅助检查:56例中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者45例(80.36%),体温>37.4℃者28例(50%)。

1.4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前患者取半卧位,胃肠穿孔的病人必须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第三代头胞菌素,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抗体克等,术后规范处理等。2.结果

本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94.64%,死亡2例,死亡率3.58%。共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心、肾、呼吸功能不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7例、切口裂开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对症处理后治愈。住院时间最短8天,最长22天,平均11天。3.讨论

3.1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腹膜炎标志性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诊断较容易,本组诊断没有误诊、漏诊。老年患者因为反应迟钝、体质弱、腹肌薄弱、大网膜萎缩等因素,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基础体温较低,即使其感染严重,其症状、体征常不明显。因此,特别注意其诊断和治疗[2]。本临床病例其中有2例年老患者,由于就诊较迟,病情严重,预后差,最后不治死亡,应引起重视。

3.2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为辅。下列情况可用非手术治疗:病情较轻,或病程较长超过24小时,且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或伴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3]。本资料有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治愈率100%。对于非手术治疗患者一般取半卧位,以使腹腔内渗出液局限于盆腔,便于引流,减少吸收和减轻中毒症状。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要禁食,要连续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并且要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为防止继发感染,要使用抗菌素,本组主要使用第三代头胞菌素抗菌,取得较好效果。最后,患者还需要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镇静、止痛和吸氧等。

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手术适应症:①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胃肠穿孔或胆囊坏疽、绞窄性肠梗阻、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胃肠道手术后短期内吻合口漏所致的腹膜炎。②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一般不超过12小时),腹膜炎症状和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③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者。④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3]。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个别休克危重病人也可用局部麻醉[3]。手术前,首先原发病的处理,仔细查清楚腹膜炎原因后,决定不同的处理方法,修补病灶穿孔或切除病灶,清除腹腔内各种渗液,并充分引流。本组4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1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时间在12小时以内,且感染较轻,作胃大部切除术,有5例感染严重,且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只好行穿孔修补术;对于小肠穿孔患者,行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本组中有2例多处小肠穿孔,但穿孔都很小(

其次彻底清洁腹腔和充分引流。开腹后立即用吸引器吸净腹腔内的脓液及渗出液,清除食物残渣、粪便和异物等。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DIC的发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一个多种原因所致的症候群,临床表现复杂各异,临床上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参考文献

[1]黑岩厚二郎,桥本肇.高龄者穿孔性腹膜炎.临床外科,1998,53:1161-1164.

[2]刘运奇.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5(4):286.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5.

上一篇:腹腔镜联合少腹逐瘀汤在慢性盆腔痛的应用 下一篇:实施儿科护患沟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