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谈抗癌(八)

时间:2022-06-02 03:59:13

肿瘤专家谈抗癌(八)

什么叫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它适用于哪些肿瘤病人?

内分泌疗法是通过某种手段,改变机体内分泌状况,从而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甲状腺癌等,对激素有强烈的依赖性,激素成为它们生长、生存的特殊需要。这种激素的供应源或供应链一旦被阻断,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中止或减缓肿瘤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使原发或转移肿瘤显著缩小,从而得到有效控制。

内分泌疗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使用内分泌药物与切除内分泌器官。

切除内分泌器官,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下述两种情况。

1.前列腺癌患者。由于前列腺位置较深,前列腺癌切除术操作上难度较大,若病情稍晚就不易切除干净,而且容易引起出血、尿失禁等并发症。因此,凡已属前列腺癌第Ⅲ、第Ⅳ期,或者是70岁以上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国内外都主张行单纯双侧去势术,术后再加用抗雄激素的氟他胺等药物治疗。如此双管齐下,其疗效均不亚于前列腺切除术或放疗术。

2.更年期前的乳腺癌病人。若病期较晚,或有容易复发和转移的高危迹象,同时癌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可考虑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或用放射线照射卵巢以代替手术。这种去势方法,可使病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大大下降,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使用内分泌药物,目前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下列情况。

1.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即ER(+),PR(+)]者,应在术后化疗和放疗结束后开始服用。若为更年期前的病人,一般选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或者托瑞米芬(法乐通);如为更年期后的病人,可选用副作用更小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任选其一)。不论哪一种内分泌制剂,一般均需服用5年以上。

2.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加用抗雄激素制剂,如氟化胺、比卡鲁胺、环丙孕酮等,三者选其一。未行去势术的,一般加用垂体释放激素抑制剂戈舍瑞林(诺雷德)或亮丙瑞林(抑那通),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

3.甲状腺癌术后。一般要求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目的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而TSH能促进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癌变;同时,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了,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口服甲状腺素还有激素替代作用。

4.子宫内膜癌。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晚期病人,可选用如下内分泌制剂: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戈舍瑞林或亮丙瑞林。

大量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表明,内分泌疗法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轻,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故在治疗与预防肿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医生与病人的欢迎。

什么叫分子靶向治疗?它的发展前景怎样?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提高,从细胞受体和增值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开始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医学界称之为分子靶向治疗。这些领域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针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的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等,并在近十余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分子靶向治疗实际属于病理生理治疗,也就是封闭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和纠正其病理过程。由于这类药物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的特点,主要对肿瘤细胞起调节作用和稳定作用。因此,它们在临床上的表现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即细胞毒性药物)有很大区别,不仅作用靶点专一,而且大多不良反应轻微,病人均能忍受长期应用。据此推理,肿瘤将可能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目前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有十余种,现举例如下。

目前在我国占男性发病率第一,占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第一的肺癌患者,一旦取到赖以确诊的病理组织,均主张再行EGFR基因检测,若有变异,则对分子靶向药吉非替尼(易瑞沙)或厄洛替尼(特罗凯)将有70%的有效率。这两种药物均系口服,每天一粒即可,不良作用不大,使用方便。可在中晚期病人术后应用,或化疗无效后再用,或作为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又如另一种叫伊马替尼(格列卫)的分子靶向药,主要适用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不论是慢性期、急变期还是加速期,均有效。它还适用于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这种肿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一旦发现时已不能手术或术后出现转移复发,以往只能等死,现在只要肿瘤组织被检测C-kit(CD117)是阳性的,服用伊马替尼大部分均有效,可使患者术后根治或大大延长生命。

又如乳腺癌病人,术后均要行Her-2(c-erbB-2)检测,若为强阳性,均要在化疗的同时或化疗后再加用一种叫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的分子靶向药静脉滴注,可大大增加乳腺癌的治愈率。当然,如果Her-2受体是阴性的,就不必加用该药了。

其他如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用于CD20阳性的淋巴瘤;西妥昔单抗(爱必妥)用于K-ras和NRas基因均为野生型的大肠癌;新生血管抑制剂贝伐单抗或恩度用于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靶点抗肿瘤靶向药索拉非尼(多吉美)、舒尼替尼(索坦)用于肝细胞性肝癌和肾癌等等。

总之,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并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比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要轻,使用方法也简便得多。部分药物的疗效已相当不错,但另一部分药物的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好在科学家们目前已克隆几百种编码的各种受体、蛋白激酶、磷酸酶及其他调节蛋白的基因,从理论上讲,影响信号传导通路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开发出新的抗肿瘤药。事实上,目前确实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正在研究之中。因此,作为一名肿瘤病人,即使已届晚期,也不必太悲观失望,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浪潮中,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已是十分现实的事。

专家门诊时间、地点:每周一下午(当场挂号,不必预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海宁路100号)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形成教学特色的策略 下一篇:训练跳水动作稳定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