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合治乳痈58例体会

时间:2022-06-02 06:53:21

中药内服外敷合治乳痈58例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75-01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方通乳汤内服外敷治疗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乳痈患者,以通乳汤为主,通过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内服加外敷治疗,每日一剂,七天为一疗程。结果 显效40例(70%),有效15例(25.9%),无效3例(5.1%),总有效率95.9%。结论 自拟通乳汤内服外敷治疗乳痈,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乳痛/中医药疗法 @内服外敷 @通乳汤

乳痈是常见病,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可影响产妇哺乳及母儿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可以形成乳漏及发生癌变。近年来,我用自拟方通乳汤内服外敷合治乳痈共5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45岁,平均3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个月,平均15天,患乳80个。

1.2诊断依据 根据2002年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乳痈”的诊断标准【1】.①初起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不畅,可有破裂、糜烂。化浓时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如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②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③外侧腋下可有淋巴结肿大疼痛。④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多见。⑤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58例中肿块硬,皮色不变,微胀疼痛,苔黄,脉数者32例,占55.2%;肿痛,皮肤赤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者22例,占37.9%;不红不痛,形成长久性结块者4例,占6.9%。

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以通乳消肿,清热解毒为治法,自拟通乳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1)内服药:甲珠10克,通草10克,生牡蛎20克,金银花12克,重楼15克,甘草8克为基本方。若发热重,加生柴胡15克,芦根15克;肿大疼痛显著加海藻20克,昆布20克,浙贝母15克,蒲公英15克;若患者兼头晕乏力加苏条参20克,黄耆30克;若患兼有恶心、纳呆加健曲20克,焦山楂15克。(2)外用药:赤芍10克,川芎10克,没药10克,乳香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以内服药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外用药研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用纱布固定敷于患乳结节处,每日换药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脓液吸收者为痊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肿块缩小者为好转;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破溃后久不收口或形成乳痛者为无效。

治疗结果:本组58例,痊愈40例(70%),好转15例(25.9%),无效3例(5.1%),总有效率95.9%。

4, 典型病例

陈××,女22岁,农民。2007年5月10日就诊。产后5天因新生儿患病吸乳少而发热、口渴,体温39.8℃,双侧肿痛拒按,乳汁不通畅,皮肤掀热灼痛,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血白细胞总数12.6×1012/L,中性粒细胞0.82。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用内服方:甲珠10克,通草10克,生牡砺20克,金银花12克,重楼15克,蒲公英15克,生柴胡15克,浙贝母15克,芦根15克,健曲20克,甘草8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外用方:赤芍10克,川芎10克,没药10克,乳香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混合研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用纱布固定于患乳结块处,每日换药一次。一个疗程后患者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乳汁通畅。

4.体会

乳痛是疾病中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因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久化热而成。以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特征【3】。通乳汤中内服药甲珠、通草、生牡蛎有活血通乳,消肿排脓,软坚散结的功效;金银花、蒲公英、重楼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长于治一切热毒痈疮,因三药味苦寒,均能入肝经,所以更善于治疗乳痈【4】。外用药物赤芍、川芎、没药、乳香、三棱、莪术味辛苦,均能入肝经有破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所以通过通乳汤内服外用使热毒清,郁结散,乳络通,乳汁畅而缩短乳痈病程时间,防止化脓及癌变,提高治愈率,对于指导本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3】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乳痈”临床特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王锦鸿.陈仁寿.临床实用中药辞典.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11.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中心卫生院 6724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运用门冬氨酸钾... 下一篇:开喉剑(儿童型)喷雾剂能有效防治小儿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