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激励教育

时间:2022-06-02 04:01:5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激励教育

摘 要:传统教育往往过于死板,教师只为向学生灌输死知识,忽略了教学的灵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机制产生了。它对学生的教学态度注重于激发和鼓励,它唤醒孩子在课堂的沉睡感,鼓舞孩子自发地动手和思考。激励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大潮下不可或缺的教育机制,很快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争相使用的香饽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就是以教育者为主动者,向被教育者提供的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行为。激励教育产生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不少教师尝试使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不断深化,科学的教育模式也逐渐被认可。激励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的教育机制,更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仍然没有被教师有效地正确运用。如何有效地发挥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上的语言激励

教师的话语是语言激励的主要元素。学生做出成绩时,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以语言的鼓励表扬。比如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越来越优秀了,我以你为骄傲等。除此,教师还可以用目光、点头微笑等动作来赞扬孩子。总之一句话,教师要多多把正面的、积极的情绪灌输给孩子。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就可以有效地和老师互动,从而爱上学习,主动去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二、运用好情感激励

人是感情动物,而作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工程师的教师,更要懂得用感情和学生沟通交流。孩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欲望是老师带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温和的、幽默儒雅的老师不仅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更能让学生喜爱他从而喜爱上课。激励教育讲究鼓励,鼓励中更多的是肯定,是尊重。老师在课堂上和颜悦色,台下的学生就会感觉老师和蔼可亲,如沐春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就会提高。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声情并茂,讲课感情饱满,学生更会全身投入。他们会为了老师的认真的感情去努力学习语文,提高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批评激励也能起到大作用

批评,从某方面来说,和表扬具有同样的效果,也是在激励教育中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简单来说,表扬是从正面强调肯定,不断的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批评是从反面有效刺激,使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甚至不再出现,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但是,批评不是体罚,也不是责骂,而是有方法地进行。

第一点来说,批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步步深入地进行,不能一下把所有的批评信息都倾倒给孩子。在批评中,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能让孩子有思想包袱,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来说,要学会参照别人的错误进行教育批评。过多的直面批评,效果不会很明显,这时候,教师可以学会借鉴其他孩子的错误和经验教训,从而引起这个犯错孩子的自我反省。如此下去,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方法尤其实用。在学生背课文、读句子时,对学生有效地使用批评激励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内部动机的激励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多多举例,学会幽默地授课,让学生感兴趣地完成上课。

允许孩子自行选择回答问题,不要强迫孩子。提供给孩子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老师更要深入到讲台下面,努力和每一个孩子开展交流,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能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位在小学语文中授课的老师都应该努力学会激励教育,用好用活激励教育。激励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机制,也是新的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王应利.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2(20).

上一篇:试析小学美术中的情境教学 下一篇:在质疑中学习,在学习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