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01 09:32:37

浅论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当今世界,知识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知识的创新需要创造性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出发,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总结在舞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综合的论述,把这些实践经验同理论相结合,说明舞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巨大优势,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舞蹈对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 创造力 创设情境

舞蹈作为一种最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其创造性特质决定了它在培养创造性方面必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个观念的引领下,舞蹈教学就不仅仅以追求审美为唯一目的,应当使学生在参与舞蹈的活动中激发主体的创造意识,这也成为衡量舞蹈课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创造力的内涵

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力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般认为,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个性倾向和创造性表现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学校各科教学均应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适时、合理的渗透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从动作的设计、编排,到舞台的表演,都包含有大量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因此,舞蹈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较好载体,对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舞蹈专业学生将来作为教育者本体的需要。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舞蹈活动,形成完善舞蹈技能技巧和发展舞蹈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舞蹈教学法具体分为,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四种。这四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有不同的优势。舞蹈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三、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舞蹈教学的“启情、导行”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舞蹈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启情传统的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上重技术难度训练,轻智力、创造性的开发;在教学方式上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轻想象、思维的激发,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舞以尽情”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恰当地把动作示范,语言启示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理解舞蹈基训动作以及舞蹈语汇。如在进行元素练习、动作组合练习的过程中,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利用形象的图片,教师示范及解说,让学生先有形象感觉,再加上理论的透彻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提、沉、冲、靠、含、扭、翻、转、闪、踏、抽、弹、移、拖等动作的准确概念,领会舞蹈形、神、劲、律的意识体验,理解“心一想,归于腰,奔于肋,行于肩,跟于臂”的动作规律。

(二)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引导发现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寻找、发现、创造的热情,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有效的多。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成学习的巨大动力。

舞蹈的表现形式与众不同,善于找出巧妙的形式,这是舞蹈构思的关键所在。选择一些优美的舞蹈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舞蹈的构思。教学过程中,学生妙思纷呈,创造力大为释放。有个学生想出儿童荡秋千的美丽场景,设计从舞台上吊下无数的秋千绳,化成一条条绿色的枝条,随着秋千荡呀荡,枝条与孩子构成种种图形、画面;另一位学生则是构想出放风筝的生动场面,由一群演员通过双手持扇来表现,随着放风筝的领舞动作,队形一会儿分,一会儿合,组成各种各样的美丽画面。有的从服装色彩方面来构思有的从舞蹈意境方面构思,也有从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的情节等方面构思。通过的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主动观察、思考,善于分析综合的好习惯,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所有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问,很多问题不用老师讲解,凭借集体的智慧就圆满的解决。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享受到了发现的乐趣,发掘了学生想象能力的潜能。

(三)营造创造性的环境,鼓励尝试,增强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力

运用语言、实物、舞蹈、画面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模式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环境和个人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换,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学习的潜能,使其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在创设情境的阶段,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来,发挥他们想象力,制造一个充满歌曲意境的环境,然后自己融入进这个创设过程和学习过程,同时教师也运用语言、舞蹈、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孩子们对情境的创设加以完善。在教学中,可应用风格不同、节奏与旋律各异的歌曲和舞蹈伴奏,让学生们在舞蹈的启迪下,用形象化的舞蹈动作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舞蹈表演、创作灵感、舞蹈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测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快速反应、思考能力探索和创造精神。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犹如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多种能力,如表演、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时刻考虑怎样把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要求融入其中,并把这些环节组织运用好;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四、结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舞蹈创造力的研究已经呈现出枝繁叶茂的局面,舞蹈创造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个缜密的教学工程,而目前的研究现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偏重于对教学方法实践,忽视了从舞蹈教学全局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并且在培养创造力的舞蹈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舞蹈创造力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娜.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滁州学院学报, 2006/05

[2] 瞿美子.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1

[3] 冯洁.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成才之路, 2009/17

[4] 郑玉玲.浅谈舞蹈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上一篇:从《世说新语.贤媛》 1看魏晋时期的女性审美研...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