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时间:2022-06-01 08:49:21

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80例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4例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04例患者在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防自杀,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躁动、神经衰弱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精神障碍;护理

精神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遗留有瘫痪、失语和神经心理学问题,尤其以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为主[1-3]。2009.1-2009.12我科共收治住院患者520例,其中伴有精神症状的有104例。本文通过对病例复习,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和护理特点如下。

1临床资料

104例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男性63例,女性41例。均经CT、MRI、腰穿及其他相关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既往均无精神障碍病史。其原发疾病主要为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的精神障碍症状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第三版)。根据精神障碍的表现主要可分为四类:躁狂兴奋、焦虑抑郁、痴呆、神经衰弱。104例有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发现,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脑梗塞患者的精神症状主要是痴呆和焦虑抑郁,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要为神经衰弱和焦虑抑郁。

2治疗

2.1药物治疗

脑卒中患者一旦出现精神症状,在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病情,减少功能残疾发生的同时针对不同精神症状,可选用奥氮平、氟西汀、氟哌噻吨及苯二氮卓类等抗精神病药物给予对症治疗。

2.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医生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方法,调整和恢复其心理平衡。在药物疗效差或不显著,单一心理治疗或联合应用心理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案。心理治疗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精神支持、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治疗,其中精神支持和改善认知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3护理

针对104例精神症状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痴呆、躁狂兴奋、神经衰弱等症状展开护理。

3.1 心理护理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加强沟通,采用认知心理技术,分析心理依存基础,找出认知偏差,进行认知矫正[5]。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伴随症状,矫正错误的认知行为,例举疾病康复的例子,增强患者信心。保持情绪稳定,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说明病人需要家庭的支持,不要施加压力,多予心理支持及鼓励,促使病人配合治疗及护理,协助其完成治疗计划。

3.2 用药护理

护士在给药时一定要做到。(1)严格三查七对,正确执行医嘱。(2)严格掌握药物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3)严格执行给药入口,并检查患者是否吞下,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治疗。

3.3精神症状的护理

(1)对焦虑抑郁者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表明针对脑卒中抑郁(PSD)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和缩短PSD患者病情和病程[6]。对自杀倾向者,严密观察病情和心理的变化,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2)痴呆症状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思维迟钝。应加强患者生活及安全护理,注重沟通,消除其孤独感。(3)躁狂兴奋者,应将其安排在安静环境,必要时置单间。避免激惹及外界刺激,防止自伤或他伤。(4)神经衰弱者。帮助其找到精神紧张和内心冲突的原因,树立信心,提高睡眠质量,告知所出现的症状,可经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而减轻或消失。

3.4 生活护理

改善病室环境,培养良好日常生活规律及主动性,减少不良刺激,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做好生活和基础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及皮肤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做好二便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知识层次、喜好,组织多形式娱乐活动[7]。通过活动,以分散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

3.5 功能锻炼

脑卒中病人由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瘫痪,应反复向病人、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早期进行肢体语言功能锻炼[8]。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康复训炼,促进功能康复,减少后遗症,避免继发性损伤。

4讨论

脑卒中患者精神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治疗,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精神社会心理因素是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尤其是PSD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脑卒中发生后,由于生活质量下降、独立生活能力丧失、角色改变、疾病本身的痛苦,以及外界交流的减少,易使患者产生各种精神症状,使病人对治疗、康复失去信心,或由于定向记忆力减退,躁狂,暴力行为,导致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有些甚至出现心理抵触,不能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给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脑卒中后并发精神症状,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增强患者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Olbrook M.Stroke:Social and emotional out-com .JR

CoLLPhysicians Lond.1982.16(3):100

[2]陈炜,陈璇.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卒中与

神经疾病,2006,13(I):55

[3]朱伟.脑梗死恢复期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卒中与

神经疾病,2005,12(1):36-38

[4]中华医学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36

[5]王藕儿.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

杂志,2008,24(4):667-668

[6]彭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及其效

果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08) :1326-1327

[7]楚平华,目景新.休闲娱乐康复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06.20(9):2381-2382

[8]邱月群.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

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03):66-67

上一篇:胆囊切除300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不同种类金属基底烤瓷冠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