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总结贵阳试验站盘县示范点

时间:2022-06-01 06:45:10

大豆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总结贵阳试验站盘县示范点

[摘 要] 通过试验,探讨玉米和大豆套作的显著效益套作栽培模式,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大豆产量,减少大豆的进口量,满足人民对大豆的需要。

[关键词] 玉米和大豆 种植模式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16-01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套作最显著效益种植模式,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产量,满足人们对大豆生活的需要。

二、试验材料

大豆品种黔豆6号,玉米品种森海2号

三、试验设计

1.试验处理

1.1玉米间套大豆:玉米与大豆按2:2宽窄行种植:玉米株行距:窄行种2行玉米间行距0.45米,每穴留苗单株,穴距18厘米,折合玉米亩植4359株左右;大豆株行距:在宽行带内套种2行大豆,大豆行与玉米行间距45厘米,大豆行距30厘米,沟播株距7厘米单株留苗,窝播穴距14厘米,每穴定苗2株,折合大豆每亩留苗11500株。

1.2玉米间套大豆:玉米与大豆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株行距:窄行种2行玉米间行距0.45米,每穴留苗单株,穴距18厘米,折合玉米亩植3800株左右;宽行带内套种3行大豆,大豆行与玉米行间距45厘米,大豆与大豆间行距30厘米,沟播株距7厘米单株留苗,窝播穴距14厘米,每穴定苗2株,折合大豆每亩留苗14700株左右。

1.3玉米间套大豆:玉米与大豆按1:2间套,大豆与玉米间行距均为0.45米,每穴留苗单株,穴距20厘米,折合玉米亩植2779株左右;2行大豆间行距30厘米,大豆沟播株距7厘米单株留苗,窝播穴距14厘米,每穴定苗2株,折合大豆每亩留苗16000株左右。

1.4玉米间套大豆:玉米与大豆按1:1间套,大豆与玉米间行距均为0.50米,每穴留苗单株,穴距20厘米,折合玉米亩植3335株左右;大豆沟播株距6厘米单株留苗,窝播穴距12厘米,每穴定苗2株,折合大豆每亩留苗11116株左右。

1.5试验情况:试验地在板桥镇松林村陈志刚家承包地,试验地前作蚕豆,5月19日播种,试验两次重复,亩施农家肥1500kg、复合肥10kg做基肥,大豆播种4-5粒,玉米2-3粒,出苗后定苗补苗,玉米两次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亩施肥10kg,第二次中耕除草亩施肥20kg,防虫两次。

四、试验结果分析 附(表一、二、三)

试验玉米:大豆,玉米大豆2:2实收面积160平方米其中玉米面积80平方米,大豆面积80平方米;玉米大豆2:3实收面积156平方米,玉米面积78平方米,大豆面积78平方米;玉米大豆1:2实收面积144平方米,玉米面积72平方米,大豆面积72平方米;玉米大豆1:1实收面积160平方米,玉米面积80平方米,大豆面积80平方米。

见表三综合效益较好的是玉米、大豆2:2,综合产值1699.20元;其次是玉米、大豆2:3,综合产值1659.50元;排列第三的是常规种植模式玉米、大豆1:1,综合产值1642.40元;综合产值最低是玉米、大豆1:2种植模式,综合产值1389.80元。玉米、大豆1:2种植模式比玉米、大豆2:2亩产值减少309.40元,减少18.2%;比玉米、大豆2:3种植模式,亩产值减少269.70元,减少16.2%;比玉米、大豆1:1种植模式,亩产值减少252.60元,减少15.3%。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玉米产量稳定生产,玉米和大豆套作2:2比较适宜大面积推广,玉米采用单株密植,大豆采用双株。

上一篇:6%嘧肽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穗瘟田间药效试验 下一篇:金纹细蛾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