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作文失落了什么

时间:2022-06-01 05:57:31

我们的作文失落了什么

作文作为表达我们对自己、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理应积极地来面对这种真实,但是,我们很多作文却恰恰有意无意地在回避在逃避。很多作文充斥着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充斥着苍白的光明、肤浅的美好。这样的作文,又如何能打动人?又如何能引发读者深沉的思考?人们常说的作文中人文性的失落,其实就是真实生命的失落。

2008年全国卷Ⅰ的作文试题以“抗震救灾”为材料。面对这场巨大的苦难,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很多: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民族精神的凝聚,像潮水一样的爱心,生命的坚强与生命的奇迹等。这一切都可以写,而且,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考生的真情实感,但是,面对考生作文,我却感到深深的悲哀。很多作文在回避苦难本身,无视在这场民族灾难中生命的痛苦,无视在这场民族灾难中生命的痛苦。这次地震,受灾人数四千六百多万,近七万人遇难,失踪一万七千多人,逝者已去,我们无法再说什么。那么,幸运活下来的人呢?还有那么多人受伤,还有那些可怜的孤儿。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又有谁能代替?这种痛苦,决不是几句口号、几句安慰、几句祝愿就可化解的。但我们很少看到这些。

其实,无视生命中的真实的痛苦与沉重,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通病。

写“诚信”则“拥有诚信,就会一路阳光”,何其虚假!这样夸大“诚信”,实则是对“诚信”的贬低。

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则询问哪个重要,何其虚伪!谁都知道二者都很重要,难的是何时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何时该相信自己。更有甚者,“只要处理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获得成功”,又是何其肤浅!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要有多方面的条件。

写“认识自己”,则极力嘲笑批判那只“乌鸦”。其实,谁都知道“认识自己”是多么艰难。对那只“乌鸦”,我们何不宽容一些?

写“幸福”,便满大街都是幸福;写“思维方式”,便思维方式一变,快乐就会来到。

很多老师也依然在真心(或者违心?)地大讲种种求新求异之法,所谓“故事新编”、“网页制作”、“病历报告”、“公式证明”、“辩论赛”等,这实在是误导。我们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变成了“作”文,为文而文,为“分”而文。

这是作文的悲哀。

正是因为在有意或无意间回避了真实的生命,无视生命的沉重,生命的艰难,生命的脆弱,我们的很多作文语言美丽却内容苍白,空谈道理而真情缺乏。这对作者而言,是一种折磨;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痛苦。

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真实的生命,关注生命中真实的痛苦与艰难,则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现实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写出“好”作文。但至少可以写出“真”作文。

在作文中关注真实的生命,对此,也许有人会有所谓的“消极、悲观”的疑虑。其实,消极与否,悲观与否,并不在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面对的。因为生活仅仅是生活而已,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尤其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自己该如何来做人,如何来生活。

正视真实的生命与生命中真实的一切,并不意味着否定美好与光明,高贵与尊严。相反,恰恰在这正视中,美好和光明,高贵与尊严,才显得更加真实和深沉,更加厚重和亲切。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并不是有意回避或不敢面对真实的生命,而恰恰在于他敢于正视,深入思考,并以最大的热情与努力来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来不断体现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与心灵,来不断扣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愿我们怀着善良、仁爱、悲悯的心,来真实地面对我们真实的生命,深沉地思考在这样的生命中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度过每一个今天,更好地来生活。

这也是作文的生命。

上一篇:高考作文临场应对技巧 下一篇:从感性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