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存在的口语问题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01 05:29:26

高中学生存在的口语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的英语教学仍存在许多弊端,重读轻说、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教学依然较多存在,口语能力差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基于梁河一中高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口语能力的现状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能力的要求,笔者特别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期发现高中学生目前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改善学生口语状况,也为高中英语老师了解学生口语提供一些资料。

【关键词】 英语口语 调查问卷 口语问题 对策研究

1.调查问卷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梁河一中高二全年级学生,共500名学生。

1.2 研究工具。 研究形式以问卷为主,辅以学生口语分析。结合梁河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笔者将问卷共设17题。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问卷内容,特采用中文问卷。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调查前告诉学生调查结果与其学习成绩无关。问卷后,又在其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对其平常口语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研究归纳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3 访谈。根据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主要围绕英语口语的几个方面,采取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笔者和个别英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1.4 数据收集和分析。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调查结束后,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和百分比,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下面就是这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及结果:

(1)你对英语口语有兴趣吗?

A. 有兴趣22% B.一般56.7%C. 没兴趣21.3%

(2)你多久有意识地和老师、同学说一次英语?

A.每日1.5% B.每周21%

C.二至三周42.5% D.一月或以上35%

(3)有没有写英语周记的习惯?

A.有3.5% B.没有 96.5%

(4)你说英语动机是什么?

A.老师的要求62% B.家长的要求0.2%

C.个人兴趣3%D.应付考试34.8%

(5)老师布置的Speaking(说)部分你都能及时完成吗?

A.能52% B.有时不能37.5%

C.总是不能10.5%

(6)你对自己的口语感到满意吗?

A.满意6% B.一般53%

C.不满意41%

(7)你最不擅长写哪一体裁的口语?

A.记叙文16% B.说明文23%

C.议论文41.5%D.应用文(如:信,便条等)19.5%

(8)你认为英语口语的难点在于:

A.审题7.2%B.组织表达92.8%

(9)组织表达的难点在于:

A.词汇26% B.语法30.1%

C.熟悉情景12.5%D.表达不地道32.4%

(10)目前,你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老师辅导52%B.自己练习或模仿 28.3%

C.阅读英文刊物16.6%D.其他 3.1%

(11)你做过哪些方面的英语口语练习?

内容写日记、贺卡说读后感、书\影评发E-mail

比例5%5%0.5%

人数25253

(12)你对英语老师在口语方面的教学满意吗?

A.很满意 4% B.满意 26%

C.一般 58% D.不满意12%

(13)你喜欢老师把你口语中的错误都指出来吗?

A.喜欢 82.5% B.一般 14.5%

C.不喜欢 3%

(14)你希望老师给你的评语侧重于:

A.鼓励40.2% B.批评指正59.8%

(15)你喜欢不喜欢老师把你说的东西在课堂上讲评?

A.喜欢 15% B.无所谓 53%

C.不喜欢 32%

(16)你在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及问题是什么?

A. 词汇问题 22.9% B.语法问题 33.59%

C. 语篇问题 24.05% D. 母语影响问题 12.21%

E. 内容贫乏问题 7.25%

(17)被调查对象:梁河一中高二全年级学生

不重视口语的原因没有环境练考试不考怕出错不敢讲老师不重视课内训练少其他原因

被调查人数(500人)205125107182718

百分比(%)4125 21.43.55.33.5

2.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99.4%的学生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却只有20%的学生在口语活动中表现积极,66.8%表现一般,13.2%不积极。课堂外频繁使用英语交流的只有2.2%,83%的学生有时会使用英语,14.8%从不使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环境。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由于外语学习者不是生活在所学语言的语言环境中,并不需要为了交际而实践其所学语言,也不必为购物或交通等实际生活问题产生的语言障碍而颇费心思。因此,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环境除课堂外,使用口语的环境很少。

2.2 现行测试制度的负面作用。由于现行中学英语测试仍以结构大纲为主,而结构大纲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语言知识、形式及某些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考查中,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往往比流利性和得体性更重要。在实践操作过程,由于一些错误的理解,交际法又往往重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轻语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流利性方面的进步大大高于准确性,这就造成了教与考的矛盾。这样,测试的负面作用必然导致“应试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只能靠边站。有25%的同学是因为考试不考,而不愿花时间练习口语。

2.3 学生的心理障碍。第一,与听、读、写不同,讲英语要对听众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习者常常不愿意在课堂内用外语表达,担心犯错误,害怕受批评或丢面子,常有意无意地使用母语,因而口语能力较低;第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愿意发言,积极参与,但由于所掌握的词汇、句型有限,往往无话可说,到后来就只有个别基础较好的同学发言;第三,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始终指挥着整个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路与走向。中考不测试口语,许多学生在初学时没有重视口语,久而久之,没有形成语感,到了高中学习难度增加,学生更不愿开口。

2.4 教师的重视程度。由于受考试命题形式的制约,教师对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每年的考试以书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尺度,考试中没有口语能力的测试和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这直接导致教师主观上不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把主要精力放在卷面分数上。

2.5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就应了解英汉语交际文化的差异。如称呼语;在西方,常用“Mr”和“Miss”来称呼陌生人,如Mr. Smith,Miss Thomson等,而我们中国人与人之间常以“同志(comrade)”相称。汉语中,年轻人对长辈称“伯伯”、“叔叔”、“大妈”、“婶婶”,而英语中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uncle”,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aunt”等。

3.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3.1 语言重要特点之一是交际性,而交际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设语言环境。

A. 尽量用一些简单英语布置教室。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全方面的说英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从班牌、课程表、宣传栏、学习园地乃至简单的通知都尽量以英语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接受英语知识,增加对英语的亲切感,为开口说英语作好铺垫。

B. 在每节课开始5―10分钟,坚持课前准备,激发学习兴趣。

3.2 课堂活动设计激发并吸引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觉追求,从爱学、会学最终到乐学。平时上课时,笔者以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如小组竞赛等,激励他们,培养他们的小组协作及团体精神,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接龙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以组为单位,每人说一个句子,后面的同学要在复述前面同学所说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句子,让整个小组所说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连贯的故事。例如:第一个学生说“I’m a student.”;第二个就说“I’m a student. I get up at six o’clock every day.”;第三个说“I’m a student. I get up at six o’clock every day. Firstly I have my breakfast.”,然后第四个、第五个依次接下去,句子越说越多,小组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之后组与组之间再展开竞赛,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再加以奖励,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3.3 因材施教,创设语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所以,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就要以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让好的学生带动那些基础差的,给予一些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任务,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消除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相信英语其实是很容易学会的,只要你开口说英语。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小组竞赛写有关职业的单词,让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先后顺序。这样,基础不太好的就会在前面,而好的就会自觉在后面,那些单词就会从teacher, student, nurse, doctor, driver, worker, waiter, policeman等等过渡到这节课的新单词programmer, bank clerk, engineer 等等。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上台写一些比较简单的单词,这样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并在此活动中慢慢培养兴趣,树立自信心。此设计既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基础,也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达到全体参与活动的效果。活动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跨出了克服自卑心理的第一步,不会觉得不如他人,就不会有被冷落的感觉。同时,也会激励他们以后要好好准备,也能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

3.4 把握教材系统性,创设单元活动场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很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不同层次、定性定量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瞄准不同目标,合理分配时间,精心设计每一环节,把握各种因素,组织层次分明的、知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时,可以设计“寻人”的活动。

情景:

(1)假设一名学生是公园里的保安,另一名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弟弟,前来求助。

(2) 一个学生扮演警察,另一个学生扮演刚被坏人抢走背包的受害者,前来报警。

(3) 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去机场接自己的外国笔友。

活动方式: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编排情境对话并表演出来。

目的:准确地表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频繁使用句型What does he look like?以及描述人物外部特征的单词和短语。

有些课还可以设计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例如:在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为创建文明班集体提建议”的活动。

情景:学校号召争创文明班集体,我们要争创第一。想一想班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礼貌地提出你的建议?

活动方式:两人一组,一个学生表演班上存在的不足,另一个用句型“Would you mind...?”提出建议。

目的:在操练新句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

3.5 适当创新,适当拓展。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动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

例如: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一课中,可以结合相关一些内容: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让同学们办一期以“Vacation”为主题的英语板报。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间分工合作:调查、撰稿、排版、绘画、书写等,各展所长。

目的: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自由地就“度假”这个话题展开交际,课后注重学习书面表达。

3.6 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学中,教师遵循课标的要求,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就一定可以完成课标规定的任务。

3.6.1 个别活动。如每天的值日生汇报,不仅要求学生报告当天的日期、天气、学生出勤情况,而且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

3.6.2 两人一组活动(Pair work)。两人进行自由对话、一问一答、一分钟对话、背诵课文对话等;也可以模拟情景表演,如模拟Making a call, Shopping或Asking the way等,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在实践中学会交际。

3.6.3 小组活动(Group work)。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际,集思广益,开阔思路,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都能大胆地说英语。最常用的形式是四人一组。

3.6.4 全班活动(Class work)。在45分钟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如进行连锁操作(action chain),这种活动形式主要适用于固定句型的操练。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等,激励学生进行活动。

3.7 控制好课堂活动,做到收放自如。英语课上有效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中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因此驾驭不好课堂活动的节奏与内容,往往会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影响。教师应该适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或“收”或“放”,做到既巩固知识,又有效节约时间。

4.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准备。把活动内容控制在相对容易的语言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学生讨论的内容,所需要的语言水平应低于整个班级集中使用语言学习的水平,应该使参与者容易回顾和发挥,以便学生能流利地交谈。

5.两分钟演讲

课前让学生利用约二分钟的时间,请一位学生演讲,演讲材料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如果演讲内容很受学生欢迎,再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

6.提高学生对教材的运用能力

对每单元的对话先进行操练,然后把对话改编成间接的叙述,对课文进行复述,对有些课文让学生加段落,让学生针对课文互相提问等。

7.过好口语三关

7.1 发音关: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狠劲地注意口形和部位。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

7.2 句型关: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即席讲话就是要求学生克服自卑与羞怯,大胆张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用英语进行交谈,将所学句型用于谈话当中,将话题引入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和表达法中。

7.3 词汇关: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 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颇见成效的方法。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才能使英语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在教学中, 情景教学采取创设情景、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与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求知刺激,从而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2)精听或盲听。听是说的基础, 听得懂,也就能很快地说得出。所谓精听,就是在听录音时心无旁骛;其次要反复听,如听不懂,决不能轻易放过去,避免因为连读或是吞音而听不出来;盲听这时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听完后,要能口头复述,从一句句开始到一段段,乃至整个听的内容,这对提高口语能力常可事半功倍。

(3)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课堂上尤其是学生在表达有障碍时,教师轻易不要开口相救,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来解决,或以提问的方式来提示,以养成学生完整表达的习惯。

(4)自我设置语境,将自己摆进去。学习英语,需要在自己大脑里建立英语语言的意识,用英语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用中文思考,再转换成外文。因此,自我设置一种语言环境,就是自我充当由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角色,有声有色地完成其语言任务

8.英语角,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辅助手段

8.1 组织学校开展英语角,时间可以定在每天的早晨或者傍晚。在英语角活动中,同学之间无论在餐厅、寝室和教室都以英语来交流,创设一种说英语的氛围。

8.2 分组讨论根据不同的话题和对话时,尽量把学生分成组或成对,让他先准备和操练,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陈述他们的观点或表演他们准备的对话。

8.3 利用“六一”、“教师节”、“圣诞节”、“元旦”等有利时机,发动学生制作英语卡,组织聚会、采访、晚会等活动,适时开展英语口语活动。

9.进行鼓励

教师应当在学生用英语表达后,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收获成就感。

9.1 做有心人,只要学生在课外用英语交谈,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在全班面前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他们的行为,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使他们能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加入到说英语的行列中去。

9.2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加强交际的互动性。在课堂交流中,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努力找到学生做的对的地方,常以“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 “Well done” “You did a good job”等等来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

9.3 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比。在“英语日”和课堂表现中,发动全班同学来评比“说英语积极分子”、“发言积极分子”、“最佳表演奖”等等来肯定他们的表现,条件允许的话,以喜报的形式来告知他们的家长,充分唤起他们说英语的自豪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英语学习中听说具有重要性,平时注意多积累听说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补充完善。

10.下面是连续一年后的问卷调查

对象:定期参加课外活动的同学

你参加英语口语活动前,你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力

选择项目优秀 良好一般

统计结果 54 127 319

百分比(%) 10.8 25.4 63.8

你参加英语口语活动后,你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力

选择项目颇有进步略有进步一般

统计结果118211171

百分比(%)23.642.14.3

11.结语

学生通过上述一些加强训练的方法, 激发了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并不断持之以恒,逐步做到“脱口秀”(talk show),并引导到更大规模的活动中或更正式的场合里去用英语表达自己。让英语口语成为学生真正的自觉行为,并且内化为他们的一种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去深入研究、去探索。相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交流的日渐深化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只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将会获得更大、更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能飞英语网():/a/20101025/224846.shtml桂诗春. 谈当前的外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5,(1).

[2] 王尚文. 语感论 (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 下一篇:鼠妇\蚯蚓探究实验多功能装置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