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小镇建设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时间:2022-06-01 03:18:46

以旅游小镇建设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旅游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项亟需推进的工作。贵州省实施的“TOP50”旅游小镇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将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源源动力。

“TOP50”旅游小镇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对外招商的形象标识,是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规划开发50个“旅游小镇”;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良好的旅游城市和风景、风情旅游小镇,提升贵州旅游品质,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这不仅符合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能使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有机整合,有效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升级。

“TOP50”旅游小镇既是贵州的小城镇建设,同时也是多彩贵州旅游文化的创新建设,是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小城镇建设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按照“规划国际化、建设特色化、开发市场化、资本多元化、产城一体化”的要求,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要素经营”新路子,将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引入全新的资源利用模式,提出“资源有偿让渡”,打破以往制约和阻碍旅游发展的瓶颈,有效地让政府的意志、资本的意图、民众的意愿、专家的意识充分融入到“TOP50”旅游小镇建设的各个环节,使资源和资本得到高效利用。

贵州多彩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吸引社会各类资金的“磁场”,而“TOP50”旅游小镇建设为稀缺的资源与分散的资金搭建了有效的融合平台,为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优势、引入社会资金和引进经营理念创造了条件。

在实施“TOP50”旅游小镇建设中,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科学规划是前提,创新开发是重要手段,做出特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各地的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特点、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地方“个性”,重点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度假型小城镇;在充分掌握本地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创建方案,确定不同地区建设的内容和重点,突出本地资源禀赋,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

同时,整合各相邻区域资源,形成旅游互动圈,以点带面带动旅游小镇经济圈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上,需要完善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组织管理,理顺运行体制机制,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率先纳入全省旅游小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如镇远古镇、荔波古镇、大同古镇、金螺湖旅游小镇等应给予重点支持,为全省作示范立标杆。

旅游小镇可作为贵州旅游文化创新区及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试点,在推进全省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中,要用足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保障旅游小镇的土地供应,把旅游小镇打造成品牌,成为贵州小城镇建设和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名片”。(作者系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天明)

上一篇:德江:奏响跨越发展的强音 下一篇:洞穴里的远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