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时间:2022-06-01 01:30:03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了解近几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最近,市政府研究室查阅了相关资料,召开了部门、企业座谈会,走访了服务业集聚区,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6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幅达15%,高于同期GDP增幅1个百分点;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6%,比“十五”末提高2.3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大体来看,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随着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物流、金融、商务、科技、信息等新兴行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010年已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32%。现代服务业份额的不断提高,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57.8 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58.7%,年均增长34.3%,是2005年的4.5倍;2010年底,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27.3万,在一、二、三产中占比达到36.5%,比“十五”末增加11.3%。

(二)现代服务业业态呈现多样化。全市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在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商务会展、服务业外包等生产行业,新兴业态相继落成和引进,推动了我市现代服务业新型化、高端化、多样化的进程。城南新区总投资达25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已正式营业, 正在规划建设全市第一个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动漫城项目;东台市首个以云计算为支撑的低碳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建成;大丰市建设了苏北第一个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东方1号创意园项目; 射阳县正在规划建设全市第一个河海联运的物流项目; 响水县建设了全市第一个总部商务园雏型的绿岛小夜曲项目;亭湖区建设了全市第一个主题游乐园项目。

(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服务业集聚区从无到有,发展迅猛,集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集聚发展效应逐渐凸显。目前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有23家,其中包含省级集聚区5家,数量居苏北五市之首。截止今年10月底,集聚区投资总量占服务业投资总额的40%以上,成为拉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已运营的19个集聚区,新入驻企业2208个,新增就业10398人,实现营业收入250.6亿元、税收11.4亿元。东方汽车广场投资3亿元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永宁国际汽车城,目前已进驻4S店24家,2S店及汽车展示厅33家,今年1-10月销售汽车11000辆,销售额达18亿元,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四)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先锋岛国际广场、苏宁国际广场、同曦国际广场、宝龙城市广场等一批超大规模项目陆续建成,在盐城打造了一批最具特色商业区;总投资40亿元的德力西集团“幸福公社”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广东奥维斯集团“梦幻水城”项目相继落地,初步形成以旅游大项目为龙头拉动优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格局;城北物流园启动建设以来,已引进10个物流项目和10个市场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全市共培植了1个部级物流基地、2个省级物流基地和6个省级物流企业,悦达物流被授予“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号。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服务业发展仍不充分,现代服务业的差距比较明显。目前,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在苏北地区仅高于宿迁,无论是投资规模和发展水平都和省内先进市存在较大差距。今年1-10月份全市服务业投资离年初制定的指标还有167.8亿元缺口,欠时序进度13.9个百分点;集聚区投资欠时序进度8.5个百分点,有35个项目未开工,有4个集聚区没有实现营业收入和税收;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仍有16个未开工,100个服务业龙头企业中有13家未完成营业收入和税收指标。

(二)现代服务业推进力度还不大,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服务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县(市、区)已达到43.2%,最低的县仅有28.3%。大市区现代服务业见势早、建设快、效益好,15个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营业收入和税收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市集聚区的72.1%、81.7%、96.9%,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而有的县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信心不足,力度不大,只完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集聚区建设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启动。

(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不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同苏南地区相比,盐城服务业起步晚、底子薄,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差距较大。目前,我市还没有企业入围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而连云港和徐州分别有2家和1家。服务业储备项目中生产业的大项目不多,全市初排的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中,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7个,但生产项目只有10个。省里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物联网服务、环境服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仅在部分地区刚刚起步,数字文化领域项目还是空白。

(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矛盾较多,加快推进难度较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各地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都很重视,但因客观上存在着土地指标难落实和项目资金难筹措等矛盾与困难,导致有些集聚区建设进度缓慢。据不完全统计,23个集聚区内约有71个项目缺口土地10380亩,许多项目因资金跟不上,工期一拖再拖。招商引资方面,招引24个新特产业之外的项目只能按引资额50%予以考核,目前只有亭湖物流和开发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两家符合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建议各级领导要像抢抓沿海开发机遇一样抢抓服务业发展机遇,像重视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像抓工业招商引资那样来抓服务业招商引资,像加快开发区建设那样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上来,定期研究会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重大事项;发改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方面加强研究;建议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考核力度,增加现代服务业在“县(市、区)、市开发区综合先进奖”中的考核分值,增设“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提高服务业项目在招商考核中的权重占比,提高各地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性。

(二)进一步理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坚持“以生产服务业为主攻点,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主阵地,以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主抓手”,逐步构建起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要深入把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环节: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要瞄准先进目标,借鉴国内外成功模式,重点打造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要行业,加快建立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二要坚持高标准推进,要加强政府引导,以规划为引领,通过市场化促进、信息化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后,无论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导还是政企共管模式,都要坚持科学管理、合理运作,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进一步加大重点突破的力度。一要在集聚区建设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各类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加快打造一批“高集聚、强辐射、优效益、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加快集聚区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为城市功能配套、产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二要在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对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环保产业研发平台等6个科技信息服务业项目,东台西溪景区、建湖九龙口景区改造等18个旅游业项目以及其他商贸、商务服务业重点项目,各地各部门要以“家家到”活动为契机,抓好“5・18”、“11・18”全市经贸洽谈会两个时间节点,明确建设责任主体和形象进度要求,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三要在引进和培植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行业领头企业,促进和带动本地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本地骨干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通过扶优扶强,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继续抓好服务业“双百工程”,对先锋岛国际广场、悦达环球汽车物流中心、中运物流等151个重点项目,加大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实施。

(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重大问题,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优惠、更加特殊的政策,激发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能。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目前各地有部分集聚区内的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建设进度,建议相关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对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相应的贷款支持,并在财政上给予适当支持。二是服务业集聚区土地计划缺口较大,部分项目土地指标难以落实,导致一批已签约项目无法落地,建议市国土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项目尤其是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内项目的支持,采取点供等方式,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三是建议在项目立项、规划、国土、环评、建设、招投标等手续办理上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节奏、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作者单位:盐城市政府研究室)

课题组成员: 姚学龙 成星群

赵金波 马文浩

上一篇: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的重建研究 下一篇: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