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2-06-01 10:24:26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用了很多的时间指导作文,去批改作文,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有起色,学生们往往很怕上作文课。其实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水平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怎么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就浅显的说一下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级儿童的作文不会是大文章,一般就是写上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是低年级儿童最好的读物,小学低年级的作文同样是多以童话为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多去读挂拼音的童话故事,儿童在读中去理解,在读中去感悟语言。在每一周中准备一节课让学生们进行朗读比赛,这样激发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童话的语言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这样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优势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加上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就心中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学生有了情绪的感染,学生就更容易去创造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想象要求,把学生心里想说的话激发出来,学生写作文还会发愁吗?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讲真话,说真事,抒真情。”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有话可说,才有情可抒。孩子们生长在农村,广阔的农村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过看看父母怎样在地里劳动,看一看爷爷奶奶怎样疼爱自己,看一看老师怎样为你批改作业等等,都是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在观察的同时,要让学生多去想一想,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这个感悟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一旦形成自己的感悟,就会在同样的事情中感悟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文章的新意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现实生活的作文是一潭死水。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就要求学生去背范文,这样一来先不说对于学生的负担有多少,就从作文的培养的目标来说,就“上错了车”。这样一来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其实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观察的过程当中,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去发展,尊重学生的表达,包容他们的一些缺点在,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新的创意。

作文材料靠平时积累。写作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词汇量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的,要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诉诸于笔端,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必须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把自己所收集到的好词佳句及时地记录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看、记记,等到用的时候词语就自然“飞出来”了。要把生活中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作为作文的素材,只靠大脑收集是不够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让学生准备一个“生活小剧本”,将平时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随手记录下来,这个就将成为学生写作文一个很好的范本。有了这个做基础,学生的写作范围广泛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不会再枯燥无味了。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篇半命题的作文《我的……》,小学生已不再仅仅是写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有的写“我的小花猫”、“我的小树”等等。虽然只是一个很拙笨的小活动,但对于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帮助却是受益无穷的。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徜徉在写作的海洋中,任由自己的思维驰骋,这就是说有了平时语言的积累,学生的词语越来越丰富,那么写起作文来也会游刃有余的。

树立写作的信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要过多地去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可在开始之初,让学生先自由简单地交流一下作文的想法,这样拓宽了一下每个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再有给学生作文题目的时候,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更加广泛的写作材料。这样减轻了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再给学生评价作文的时候,教师也要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句鼓励,多一个微笑,多一些肯定,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对作文丧失信心,同时也给了学生思维在创造的空间。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赏光之处,这不说我们不能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相反我认为在讲评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差评的作文,告诉学生这篇作文好在哪里,不好又是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写作这块碧蓝的天空中,只要我们用心去“钻”,坚持不懈的去探索新的作文教学方法,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上我们的作文课!

上一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1952...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