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有出路

时间:2022-06-01 08:45:16

近年来,我院先后排演《目连救母》和《梦蝶》参加省艺术节,分别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奖和田汉大奖,受到业内同行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好评。通过这两个剧目的排演,在继承和创新祁剧传统剧目方面,得到了启迪,尝到了甜头,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我不是剧作家,无法从更高层次阐述剧目改编创新的文艺理论和探求思路,我现从一个普通演员和剧院管理者的角度,谈谈在继承祁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的艰辛和曲折,复杂和困难。

一、《目连救母》的重新演出,是活体传承的范本

1984年,我曾作为一个青年演员,有幸在祁阳观看了祁剧“目连戏”的观摩演出。这次直观的欣赏,使我领略到了祁剧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冰山一角,印象极为深刻。尽管时间已过去20多年,但强烈的直观印象却一直沉积在我脑海里,为后来决策排演《目连救母》起到很大作用。

目连戏最早见诸记载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祁剧目连戏是祁剧高腔剧目的鼻祖,是研究祁剧产生、发展、流变的形象化范本。

“目连戏”融汇着祁剧传统表演的各式体系,祁剧的艺术特色,因“目连戏”的重现,而会更为珍贵璀灿。这是2006年我们重演“目连戏”的初衷。

当时,省艺研所邹世毅所长与我院商定,以我院做为演出班底,由省艺研所提供“目连戏”浓缩剧本,强强联手,共同挖掘、整理已停演六十多年的传统大戏,我们双方当即达成共识。祁剧目连戏的内容博大,形式丰富,剧目繁多,为我们再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在确定剧目内容、结构、人物、矛盾、情节上,双方很快又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确定突出重点,从四个方面继承和创新。

第一,从剧本浓缩和创新上下功夫。祁剧目连戏原版共124折,需连演七天,如今想用120分钟演完《目连救母》一剧,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遵循的改编原则是:以传统目连戏中刘氏违咒开荤、罗卜救母为主线,选择该剧目中唱、做、念、打俱佳的精彩片段和演出样式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必要的删节和连接,尽量保持原版的原汁原味原貌,重在保存和传承祁剧的优秀艺术遗产,兼顾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形成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旧戏新演,传旧如新”的演戏格局,产生“虽观旧剧,如阅新篇”的功效。《目连救母》全部情节均来自传统剧本,所有文词无一句是现代语言,但改编本人物形象在原有基础上作了些性格调整,主要是淡化了原来浓烈的宗教意识,美化了传统道德。浓墨重彩地展现傅罗卜在其母亲刘青提违誓破戒,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之后,克服一切困难,不惜牺牲自己,矢志救母,行孝劝善的中华传统美德。

《目连救母》是演给当代观众看的,要特别突出“百善孝为先”的鲜明主题,让今日的年轻观众受到传统道德的教育和启迪,从而让《目连戏》重新焕发艺术生命,让古老的祁剧艺术逐步被青年一代熟悉和喜爱。从演出的良好效果来看,显然,已达此目的。

第二,在表演技巧上精益求精,提倡吸纳百艺,美学熔铸,呈现出浓郁的民俗绝艺。如哑背疯、两头忙、倒僵尸、翻肚皮、倒大树、吐火焰、叠罗汉、板凳龙、踩高跷等有鲜明特色的乡土民间特技的继承创新,完美地凸现祁剧艺术粗犷、质朴、山野气浓的魅力和风格。《过奈何桥》一场,演员单足站在独木桥上的“金鸡独立”、“雄鹰展翅”,以及从近丈高的木桥上翻身坠地等特技表演,是对传统百戏技艺的发展。在演出中,广大观众让这些民俗绝艺惊叹得瞠目结舌,反响十分强烈。

第三,在音乐唱腔上改革创新。目连戏属高腔曲牌体,全剧有曲牌214支,占高腔80%以上,但音乐单一,缺少变化。我们在设计音乐唱腔时大胆创新,走高、昆配合的新路子。如“松林试卜”一场,观音化身的唱腔就加入了昆腔,昆高结合,为凸现人物形象起到了完美的烘托作用。同时,增强了曲牌的变化,避免呆板重复。乐曲配器上的中西合璧,又为《目连救母》注入了时尚音符,受到观众的广泛青睐。

第四,在舞台美术设计上大胆改革。我们既保留传统万年戏台的形式,如牌匾、门楼等,同时又注入大量现代化元素。在化妆造型、服装道具等方面,也都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全剧在灯光设计上下了大力气,追光贯穿始终,台上烟雾弥漫,使全剧一直沉浸在梦幻飘渺之中。

二、《梦蝶》合演的成功,是资源共享的结晶

2007年,我院与衡阳市祁剧团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我们两院团领导都为祁剧事业的现状深感担忧,1950年代全省有29个祁剧院团,到如今只剩下6个院团,消失了79%,如何使祁剧繁荣、强大、振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艰巨任务,是我们每一个祁剧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一直在思索:振兴祁剧靠谁?我们一直在寻找、等待、创造机会。今年,终于盼来了机会,在省文化厅领导及专家的推荐下,《梦蝶》一剧促成了我们两个院团的合作。资源共享的联合作战,为振兴祁剧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1、选准剧目,深刻挖掘主题。

祁剧《梦蝶》讲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学家庄周试妻的故事,是我省著名剧作家盛和煜先生的得意之作。剧作家独辟新径,从时代和现实生活、人物人性的角度,采用新的艺术观念、新的创作手法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进行挖掘,使这一古老题材焕发了新生命,展示了同一题材同一剧目中不可多见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人为思辨。

2、精选演员,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

一个好的剧本必须靠优秀演员的二度创作。为将《梦蝶》打造成精品力作,我们两大院团都推出了各自最优秀的演员阵容,实行祁剧艺术资源的最佳组合。其中,田氏由我院荣获全省十佳演员的肖笑波扮演,庄周则由衡阳市祁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江中华扮演。在排演中,根据导演的要求,其动作、表演、唱腔都是对演员的一大挑战,而他们以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艺术潜质,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有寸,表演入木三分,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

3、破格使用,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才智

《梦蝶》二度创作班子是由我院建院以来第一次打破常规,聘请省内外年轻化、专业化、有创意、敢突破的专业人才组成,可以说是全省最年轻的创作班子,除导演外,平均年龄不到30岁。正是年轻人活跃的创作思维,使得灯、服、道、景、化妆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较好地烘托了《梦蝶》一剧大气恢弘的舞台效果。我们也从中开扩了眼界,学到了其他剧种先进的舞台表现方法,高科技电子技术的注入,为祁剧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科技基础。

三、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加大创新力度

据有关资料记载,祁剧的传统剧目有941个,可是到了1985年,全省整理改编作为保留剧目的传统戏不到30个,能为广大观众喜欢、在民间常演的剧目更是寥寥无几。作为祁剧艺术传承人,我十分焦虑。通过排演《目连救母》和《梦蝶》的艺术实践,我看到了祁剧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希望和未来,看到了整理改编能使传统剧目跃上“大家风范”的品味而步入大雅之堂。祁剧这一古老剧种也能反映文化底蕴浓厚、艺术品味高雅的题材,能发挥传统戏与剧种特点的优势,以优美、空灵、简约的表现特性承载一个个奇诡、深刻的历史故事,能扣动观众所思、所想,体会到生命的律动。

总结、反思《目连救母》与《梦蝶》的整理改编和排练演出,感受最深,收获最大,教训最多,效果最好的是以下两点:

1、内容健康是首位

祁剧传统剧目中,有精华有糟粕,良莠混杂。我们在选择改编剧目时,一定要把内容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优秀剧目的灵魂和关键。我们选择《目连救母》,就是突出中华民族倡导的行孝劝善、父慈母爱的传统美德;选择《梦蝶》,则是体现以人为本,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欲望升华,让健全的本能和精神文明相结合,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传统剧目有了健康的内容为基础,整理改编才能推陈出新,剧情也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让戏好看好听好玩,大饱观众的眼福,牵动观众的灵魂。

2、个性鲜明是重点

剧目有了健康的内容,精彩的情节,还必须靠人物去演绎去贯穿去体现。因此,如何演好人物的鲜明个性,又成了完善剧目主题的重要环节。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都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曹操,《水浒传》中的宋江、李逵等。我们选择《目连救母》,就是认定傅罗卜和母亲刘青提这两个人物写得十分成功,性格鲜明,独具特色。《开荤》折凸现刘氏任性泼辣,《捉魂》折表现惊惧翻跌,《回煞》、《六殿》折突出母爱缠绵、鬼步飘逸,《奈何桥》折展示抢跌翻腾,腿毯奇功。演出中,演员山呼海啸般的情感暴发力,让观众骤然入戏,泣血锥心。

《梦蝶》中田氏的刻画十分深刻,从揭示她“人性的扭曲”,到最后展现她“人性的觉醒”,充满了深刻细腻、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细细品味到了“强扭的瓜不甜”,花开花落顺其自然的伦理常纲。

在《梦蝶》中我们看到,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狡黠,于从容中飘逸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胸怀。

我们将僵化的传统剧目置换成对历史意义与现代意义的重新发现,使广大观众能得到许多题外之旨、韵外之致。我们从艺术探索中已充分认识到:深层的人物心灵开拓才是传统剧目改编创新的灵魂。

回眸历史,感慨万千。我们祁剧的发展,历程非凡。现在正逢盛世,党和国家已将祁剧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祁剧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但是,挖掘、发展、繁荣祁剧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事剧目创作,是专业文艺团体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事业。在前段摸索初具成效的前提下,我们一定常抓不懈,抓出成果,打造精品,为戏剧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再做新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剧院)

上一篇:音乐的侵入性传播对青少年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 下一篇:论发展农村文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