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01 07:37:18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方法和护理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6月6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用药安全护理,对比患者出院后2个月用药情况。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者在依从性、自觉用药、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方面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94-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寿命得到了延长,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也随之增加,老年患者用药问题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不佳等原因,自行用药有许多隐患,需要特别关注[1]。为了研究和加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我们对老年患者实施了安全用药教育,并对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1月 - 2011年6月6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1.3~78.1岁,平均年龄66.9岁,实验组32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0.7~77.6岁,平均年龄67.3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在针对基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对照组:一般护理,包括饮食、运动、戒烟戒酒等。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用药安全教育。想老年患者传授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准确服用、不良反应的监测等用药知识。并持续教育两周以上,增强老年患者的记忆。出院后2个月后,评价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

1.3 评价标准:对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用药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研究。用药安全情况包括依从性、自觉用药率、被动用药率、知识掌握情况等;生活质量评价包括生活自理率、再次住院率、死亡率等。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用药安全情况统计:出院2个月后,实验组安全用药依从性、自觉用药和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都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P

2.2 生活质量评价统计:出院2个月后,实验组生活自理人数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和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通常疾病较多,需要服多种药物,这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概率增大。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是年轻人的5倍以上。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和代谢特点发生变化,另外,和老年人记忆衰退也有关系。有必要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指导老年患者安全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2]。

本在研究中,我们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为期两周的安全用药教育工作,结果表明实施安全用药教育后,患者在用药依从性、自觉用药及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方面都好于对照组,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对减少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教育主要可通过如下几方面实施:首先,根据老年人用药知识匮乏这一特点,定期向住院老年人进行安全用药知识讲座,让老年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并充分认识到擅自停药、减少用户药量的危害性,培养患者严格遵守医嘱的习惯[3];其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给患者对经济条件不好,则选用价格较低的药物,防止因为经济原因而产生停药问题;此外,督促患者按要求服药,通过向老年患者讲解药物剂型、剂量、用药方法等方法,保证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最后,根据老年患者记性力差的特点,对老年患者家属也应该实施用药知识培训,并叮嘱家人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监督,防止忘记服药等事件发生[4]。

总之,老年患者用药知识少、记忆力差、体质不佳,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概率经常发生,而通过针对性的用药安全培训,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 邓小菊. 社区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调查[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03)

[2] 桂程丽, 杜国琴.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干预[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03)

[3] 蔡舒. 老年人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 2010,(11)

[4] 傅国芬,王荣,余小萍. 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06,(11)

上一篇:浅谈氟比洛芬对全身麻醉用药量的影响 下一篇: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34例新生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