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拜唐苹联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01 05:35:03

应用拜唐苹联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拜唐苹联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给予拜唐苹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FBC、2hBG、HbA1C情况均有明显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拜唐苹 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07-01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中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超过1亿[1]。其中,90%以上均为Ⅱ型糖尿病,该病病程较长且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对糖尿病仍缺乏治愈方法,临床中多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作为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我院对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拜唐苹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方式,获取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1.3±7.2)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6.5±1.2)年;平均空腹血糖(11.1±0.8)mmol/L。入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心、肾、肝肾脏疾病,排除妊娠期妇女和合并甲亢疾病。

1.2 方法。要求患者在实验期间停止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的服用,改为拜唐苹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方式。在患者每日进餐时给予拜唐苹,与进餐的第一口食物同时服用,首次剂量为50mg,而后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剂量。睡前使用甘精胰岛素在腹部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10U,根据血糖检查结果来调整剂量,持续使用药物2个月。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开展血样检测,观察空腹血糖(FPG)、用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情况,并开展分析与讨论。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组间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8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FBC、2hBG、

HbA1C情况比较(X±S)

2.2 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低血糖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经给予治护措施好转后继续用药。

3 讨论

在Ⅱ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首要问题是降血糖平稳安全的控制。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下降率50%以上,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下降[2]。临床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在此基础上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和胰岛素促泌剂,能够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长期服用后会出现继发性的失效,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为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

甘精胰岛素与人类胰岛素非常类似,是在人胰岛素A链经21位上用甘氨酸取代了天冬氨酸,B链末端增加了2个精氨酸,从而改变分子间的作用[3]。经过皮下注射后在患者体内形成胰岛素的细微沉淀,沉淀物可以长效持久的释放胰岛素,进而有效的控制血糖波动。Ⅱ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胰岛素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大量胰岛素的使用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另外在注射胰岛素后病人会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促进了其胰岛素抵抗的增长,循环使用后造成胰岛素用量逐渐加大的结果,导致病人出现胰岛素低敏感情况。所以在患者补充胰岛素的同时需要增加合理的药物联合作用。拜唐苹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患者小肠内开展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蔗糖、麦芽糖、淀粉等物的吸收,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药物的安全性较高,不易引发低血糖等情况。本次研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拜唐苹联合胰岛素的治疗方式,通过合理用药后患者的FBC、2hBG、HbA1C情况均有明显的下降,血糖情况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同时没有不良反应出现。杨晓燕[4]对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唐苹的临床研究,通过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拜唐苹联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能够全面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具有比较稳定的药物作用,不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树宏.甘精胰岛素联合拜唐苹、二甲双胍治疗新诊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05-106

[2]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J].Lancet,1998,352(9131):837-853

[3] 贾芳.甘精胰岛素联合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46例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5):381-382

[4] 杨晓燕.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唐苹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31-132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行为反思 下一篇: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