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安全管理

时间:2022-06-01 02:06:31

浅析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安全管理

摘 要:本文阐述了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特点和风险,并且从四个阶段、三个环节方面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营业线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

关键词: 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安全是我国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工程施工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营业线施工安全更是铁路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首位,既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也要保证营业线行车安全。铁路营业线施工如果发生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业主声誉受到严重损害,也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公司的主导产业是铁路“四电”(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专业施工,是铁路营业线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复杂,安全风险程度极高。本人结合从事安全管理实践经历,就如何抓好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以下认识。

1 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特点和风险

首先,要理解和把握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含义。铁路营业线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输生产使用的铁路线路。铁路营业线施工系指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分为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同时,邻近营业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管理范围,系指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平行、交叉、接入和上跨、下穿既有线,在既有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涉及既有线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施工。

其次,要理解和把握“四电”专业特点和风险。铁路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系指改变营业线既有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设备技术状态、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各种施工,主要指

在铁路营业线路及站场进行的增建双线、新线引入、插入道岔、电气化改造等新建施工;铁路营业线既有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设备周期性大修施工;在营业线对既有设备进行大部或局部技术更新改造施工,如线路提速、站场股道延长、设备技术升级、既有电化区段接触网改造等。

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与铁路运输秩序和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干扰多、风险大。

二是时间紧、要求高。

三是过渡多、难度大。

2 铁路营业线“四电”施工安全控制手段和方法

通过本人总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加强对以下四个阶段、三个环节的控制,能够实现对营业线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1 四个阶段

2.1.1开工前准备阶段

(1)抓好项目前期策划,明确施工方案和方法、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及风险预控方案等;

(2)组建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

(3)组织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营业线施工专门培训,培训合格方准进场;

(4)分别与设备管理单位、行车单位签订施工安全技术协议;

(5)根据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组织现场调查,核对施工图与既有线设备实际情况、有关图纸的一致性;

(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有计划合理组织和安排好工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优化劳力、材料、机具以及施工、试验及检测设备资源配置。

2.1.2施工过程实施阶段

(1)加强组织领导。“四电”施工的特点是点多线长,资源不易集中利用,必须加强组织,统筹谋划,合理调度使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好工作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

(2)重视计划管理。编制施工计划前必须充分调查影响范围、认真测算工作量,确保计划周密、紧凑,避免出现施工“天窗”内严重超负荷施工或负荷不足的情况。

(3)逐级落实交底。利用施工动员会、班前点名等形式,逐级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一名作业人员都掌握施工计划起止时间、影响范围、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4)强化技术管理。严格审查施工技术方案,加强设计图纸的复核和既有设备的技术调查,弄清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条件,明确施工组织流程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选择切实可行的检试验方法和程序。

(5)把好防范重点。吸取以往常见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防联锁失效、防挖断电缆、防施工造成既有设备故障、防机械料具侵限、防人身伤害为重点,全面识别施工潜在的危险源,采取相应隐患卡控措施,加强排查整治。

2.1.3施工过渡阶段

(1)根据调查情况、运营情况及施工需要,制定施工过渡技术方案。

(2)主动联系设备管理单位检查既有设备特别是新旧设备结合部位情况,施工中对既有设备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施工中造成损坏。

(3)施工过渡中,设备基础数据变化而影响列车运行方式,按规定提前上报有关单位。

(4)严格按过渡设计施工,所有插入、移设或应拆除尚未拆除的道岔,必须纳锁,否则只能按非正常情况办理接发列车作业;施工中、后需拆除的设备,与设备管理单位提前确认,做好标识。

(5)过渡施工设备安装完毕,必须对修改内容进行试验,经设备管理单位确认后方准开通使用。

2.1.4正式开通阶段

(1)编制开通方案。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编写开通方案和要点计划,按相应程序上报监理、建设单位。

(2)做好点前准备。编制好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图、施工防护示意图、夜间照明示意图、安全关键卡控表等图表,落实要点准备各项工作。施工前一天,召开动员会,并进行明确分工。

(3)畅通信息渠道。每名作业人员配备通讯工具,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并设置驻站联络员,根据施工负责人的命令进行要点登、销记工作,以调度命令为准,通知施工负责人发出准许施工和设备开通启用的命令,安排人员进、退场。

(4)加强检查试验。指定专人负责单项及系统联调联试,做好记录和签认手续。设备故障情况下必须满足倒向安全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安全和运营要求时,必须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修改处理。

(5)严把开通关。施工完毕,会同设备管理、监理等单位联合检查,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准开通使用,并及时办理验收交接,设备开通后24小时,交由设备管理单位接管。

2.2 三个环节

2.2.1施工防护

营业线各类施工,不论影响行车的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都必须遵循“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按规定标准和程序设置或撤除防护。

(1)设立现场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要点施工,驻站联络员提前50分钟到行车室与车站值班员联系,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向现场负责人和防护员发出预报。

(3)现场防护员熟知当日施工地点、施工内容,并实施正确的防护,防护员使用的防护用品经常检查,保证性能良好。

(4)驻站联络员与防护员保持联系,至少3分钟通话一次,执行呼唤应答和对话复诵制度,及时掌握现场动态、传递信息通报列车运行情况。

(5)按照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必须认真执行“按图防护,逐列抹消”的制度,确保旅客列车的绝对安全。

2.2.2人员培训

铁路“四电”工程技术更新速度较快,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大量应用,科技含量高;同时,因铁路营业线施工各类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繁多,因此,对参加营业线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素质,是实现施工目标的基本要求。

(1)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等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施工前必须经铁道部(或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

(2)参加施工的劳务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由具有带班资格的正式职工带领;不准劳务工单独上道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4)针对铁路既有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要进行专项培训。

2.2.3应急准备

(1)对可能产生的应急项目进行风险辨识、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对现有的应急资源(人员、机械、物资等)进行调查,对需要利用外部的应急资源,提前进行联系,做好准备。

(3)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和方法,确定相关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权限与职责。

(4)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制订并明确威胁人身安全情况发生时的撤离线路、避难措施和撤离使用的运输工具。

(5)对因超前准备、超范围施工、挖断电缆、设备故障、施工延点等易发问题造成行车暂时中断、大面积列车晚点的突发事件,,要有明确的补救措施或方案。必要时协调车站改用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办法,临时变通进路,或人工引导进行接、发车作业,防止客车尤其是特快、动车组和专运列车进、出站的延误。

3 结束语

铁路营业线施工困难重重,安全压力极大。以往的事故教训,多次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抓牢、抓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营业线“四电”施工惯性事故的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上一篇:浅析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 下一篇:浅谈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