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时间:2022-05-31 06:28:16

谈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学文言文难,学文言文苦,学文言文累,似乎文言文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文言文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只要用对教法和学法,学好文言文也可以很简单。

一、课堂上演穿越剧

学生之所以说学不明白文言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明白古人为何要写这篇文章;而且年代的久远,社会背景的不同,也使学生对理解文言文形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想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就要先明白文章的背景。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语文课本中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如果不弄懂屈原的遭遇和当时社会背景,那屈原对着雷雨的一顿咆哮岂不成了疯言疯语了?因此,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前我们就要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课下安排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课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同学们听,为古文课堂创造学习氛围。在了解了古人的人生遭遇之后,作者为何会写出这样的文章似乎就很好理解了。例如八年级下册的《马说》,作者韩愈如果没有经历早年的仕途坎坷,这篇讽刺埋没人才的犀利文章也许就不会流传于世了。

弄清了写作原因,我就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在遭遇了如此的坎坷后,你会怎么做?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韩愈,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满腹才华却不被重用你会有什么感想?你为什么要写《马说》?通过情景的设置,角色的饰演,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明白了“千里马”就是自己的化身,理解作者那抑郁不得志的感情也就容易了。

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方向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扮演“导演”了。

二、文字看不懂,图片来帮忙

学生学习文言文会感到十分枯燥,对着一堆不能理解的文字却

要一个个翻译过来。古人说的话真的那么深奥吗?其实不然,古人只是说的精辟罢了。比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非常优美的画面仅用几个字就概括出来,这就让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了。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对山中一处幽静的小石潭的景色描写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把句子翻译得磕磕绊绊,前后句衔接得非常不好,学生是在生硬地套课下注释,并没有理解句子的含义,因为在他们的脑中只有这些文言文字,而没有一个完整的画面,当然翻译得非常生硬了。于是我出示了下面两幅相关的图片。

学生观察后,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他们看到的景象,然后与课文联系在一起。这时,学生脑海中有了文中所述的景象,理解句子,便豁然开朗了。将文言文转换为图片,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的感受才更真切。这样,古人精辟的描写,就变得更丰满了。

三、文言知识,要温故而知新

学习文言文的最大一个难点,便是文言词语。文言实词、虚词、

通假字、古今异义学生都要知道,而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往往是 “背”。于是,背了这个又忘了那个,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其实,初中学习的文言词语并不是很多,可对学生来说却是如临大敌,因为每一次他们都认为这一知识点是新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例如“临”字,在《马说》中“执策而临之”出现了,在《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又一次出现了。两句中,“临”的意思是一样的,可是学生自己能分析出来吗?未必,也许在课上学生又当作新的知识又学习了一次。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找出在本文中有哪些字词在学过的文言文中出现了,并对比二者的意思。又如“许”字,在八年级下册频频出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在两句中,“许”字都是表示约数。在《五柳先生传》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翻译为处所。在学过的《核舟记》中,“高可二黍许”中也出现了。学生也许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学过了,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以上句子集中总结到一起,让学生彻底弄懂一个字,加深记忆,这样以后再遇到这个字的时候学生的识别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能牢牢记住,在课堂上经常回顾学过的知识,这样既能温故又能知新,何乐而不为呢?

四、“死记硬背”到“吟诗作对”

背诵长篇的文言文是学生最最痛苦的事,因为他们要靠死记硬背。文言文的确要背,只是换个方式也许效果就会好很多。

1.先学后背

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先背文言文,因为他认为学生背下来很难,所以早早就下手让学生提前背,这样学生就只能靠死记硬背了。而学习完整篇文章以后,学生对文章已经理解得非常透彻了,这时在正解的基础上记忆,“背”就会容易些,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

2.活用置换法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文章的作者,为学生假设一个身份和环境,再配上图片。渲染好气氛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重点的提醒字,这时再让学生背诵文章。一段背下来是否有一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之感呢?必要时老师可以再布置一下场景,设计一下服装,每个人都变为了诗人,吟诵起来是否就会有“良多趣味”呢?

学习文言文的确不容易,可变换一下方式、方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下一篇: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