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公平的课堂交流 加强交流意识

时间:2022-05-31 04:30:38

创设公平的课堂交流 加强交流意识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和谐的社会,人们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社会中相互交流,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同样,数学课堂也应该是民主和谐的学习活动场所。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无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在做中学数学,在交流中、活动中思考数学和学习数学,使得数学的学习有趣味,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时有动力,同时也使得数学的课堂有生机和活力。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数学课堂上也会表现得自由、轻松,没有压力。这样的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兴趣是动力之源。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切实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敢于发言,敢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那种亲自参与和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在课堂和课下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意向和数学交流的意识与数学交流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创建良好的数学交流气氛呢?

首先,教师要有一种“处下”的态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道尊严”等教育思想均包含有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让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对老师也会敬而远之,有了不懂的问题,也不愿意拿出来请教老师。长期下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发展。因此,这种“权威型”、“家长式”的师生关系应当转变为平等的“朋友关系”。而这种平等的关系并不代表教师就是要宠着、溺爱学生,否则就会走入另一种极端。

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要有一种“处下”、谦虚的态度,提出问题后不要立即给出解答或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去想…,好像老师什么都知道。而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同学们你们来帮帮老师和老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老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和交流。只有老师的权威“消失”了,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舞台上大展身手――与老师同学们讨论、交流心得获得知识,总结经验。

其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和数学交流的的组织者,要保证数学交流的过程民主和平等。数学交流过程中教师作为数学交流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和学生成绩好坏来决定那位学生应该发言,另一位学生就要保持沉默等,或偏向于某个学生的发言使其他学生受到冷落,因此教师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数学交流环境。

再次,数学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交流的目标、方向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最终实现交流的目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场面“热闹非凡”。然而这些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和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了“一刀切”。这种情况会造成有的学生对突然提出的问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要思考的问题也只能是浅尝辄止或蜻蜓点水,没有深度。对程度较低的学生来说不知道该如何去想,该朝哪个方向思考,最终达不到数学交流的目的,使得数学交流流于形式,造成有些学生认为数学交流只是形式,从而对数学交流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时对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适当的时间,然后再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同时教师也要对思考的问题做好引导和启发,如对全体学生进行由远及近或有强到弱的启发,对个别学生进行由近及远或由弱到强的引导,使他们又好又快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数学交流的目的。

民主、和谐的数学交流环境,是顺利进行数学交流的前提条件之一,对进行数学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等拓宽数学交流的途径,灵活的运用数学交流的方法。

上一篇:“北极熊”病了,冬奥会治不好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