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31 02:28:54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护理、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的视力水平。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且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并发症;视力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123-02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常用方法之一,可切除玻璃体积血、松解玻璃体及增生膜对视网膜的牵引,使视网膜复位[1]。同时在围术期实施细致周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术期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护理、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27~68岁,均为单眼,左眼28例,右眼24例;病程3个月~5年。5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视网膜病变分期、合并高血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DR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手术室护士应术前进行访视,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有效配合手术。(2)术前准备 术前指导患者戒烟酒,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全身检查及眼科检查,遵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术前1 d冲洗泪道并保持畅通。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1~2 h充分散瞳,遵医嘱给予术前镇静和止血药物。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疾病要给予相应的处理。术前进行剪睫毛及眼周围皮肤无菌处理及冲洗泪道。术前1 h滴药散大瞳孔[2]。

1.2.2 术后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护士要主动了解手术情况、要求等。(1)护理 指导患者俯卧位时让患者用一小软枕垫在患者胸前,用以支撑胸部,减轻身体对心、肺的压力,也可在床上变换,身体左右侧卧互换;头低坐位时将枕头放在床头,双臂交叉或以软枕垫作为支撑[3];入厕、散步、检查时应采取面向下步行位。针对患者出现的流泪、异物感、视物不清等症状予以护理和处理;协助家属给予周到的生活护理,适当限制活动。(2)饮食疗法 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环节,告知患者控制饮食的重要性,给予低盐、低钠、低脂饮食。(3)并发症的护理 ①感染: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或局部应用激素预防感染。保持眼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术眼有无出血、渗血,敷料渗湿及时更换。②高眼压:持续的高眼压可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失明,是眼内充填膨胀型气体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指测眼压及检查光感的操作方法。③玻璃体出血:一旦发生,遵医嘱给予适量止血剂,告知患者不可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大声说话,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由于用力排便引起出血。避免眼球碰撞、用力挤眼。

1.2.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相关的用药知识;术后向患者说明坚持的重要性,注意休息,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3个月内带小孔眼镜[4],术后3个月内每半个月复查1次。嘱患者掌握正确点眼的方法。不用手揉眼,定期门诊复查观察术眼是否有新生血管产生。加强糖尿病的自我监测,教患者学会监测血糖、尿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的视力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入选数据以SPSS 1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干预组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

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好坏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5]。因此,该手术围术期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应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及时巡视病房,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软食,保持大便通畅,为DR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6,7]。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黄少萍等[8]报道的观点相符。

综上,在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且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丽芳,邹红,刘鲁霞,等.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6例护理体会[J]. 西南军医,2010,12(6):1269-1270.

[2] 米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09,7(2):111-112.

[3] 唐志珍,肖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71-72.

[4] 孙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3):11,13.

[5] 杨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6-217.

[6] 于咏红,高合英,张秦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7-128.

[7] 景军玲,白曜,林萍. 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45-46.

[8] 黄少萍,刘丽雄,袁筱兰,等.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方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54-55.

(收稿日期:2013-02-27)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下一篇: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滴度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