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

时间:2022-05-31 09:51:13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机械性学习,要以兴趣为导向,以探究为主线,以质疑为核心来引导学生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在探究中学知识、长技能。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主动探究 自主提问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60

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新课改的主要阵地。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由教师所传授的教材上的现成知识,主体地位缺失,没有思考的独立性。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低效的教学。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性课堂,激起学生参与语文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来构建高效课堂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见解。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基础。只有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加主动,更加活跃。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就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用音乐来渲染氛围。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更能打动欣赏者,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灵上的互动。这在渲染氛围上具有特殊效果。将音乐引入教学,以一曲或欢快或悲壮的歌曲来导入新知,更能起到“未见其文先感其情”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积极的学习。

2.用画面来烘托气氛。小学生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直观而形象的画面更感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向学生展现单纯文字阅读所难以获取的信息。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想象的重要手段。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一幅幅直观生动的图片或是一段精彩逼真的视频来烘托气氛,营造愉悦环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用问题来制造悬念。小学生虽小,但与生俱来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这正是学生不懈探究的内在动力。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制造悬念,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从而使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4.用故事来增添乐趣。故事是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将知识的学习寓于生动而有趣的故事之中,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认知。为了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教学,教师不仅要收集更多的趣味故事,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教情与学情来自主地创编故事。这样更能贴近学生,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巧妙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改变学生的次要地位与被动接收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成为探究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没有悬念的照本宣科,而是要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当然,在一节课中也不要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而是要一问抵多问,要提出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

1.问题要具有探索性。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探究的激情;而过于复杂,会成为学生探究的障碍。而只有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才能让问题更具探索性与挑战性,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盲目追求高难度,而是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着眼于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探究。

2.问题要具有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处于对知识的理解层次,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设计实践性问题,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高效课堂的核心不仅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提问艺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1.民主氛围,允许学生质疑。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代替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教师不允许学生有超越教材之外的意见与见解,认为这样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行为,而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与感受,允许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进行不同思想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生成智慧的课堂。

2.赏识激励,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问后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得当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起学生更大的提问热情;评价失当会让学生对自己失去兴趣,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我们要坚持“态度先于结果”的原则,也就是不管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首先要对学生勇于提问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来分析问题本身是否具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没有价值的引导学生自行修正。这样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与鼓舞下势必可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批判质疑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与提问。

参考文献:

[1]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2).

[2]舒丽娜.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3]魏怀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4]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减少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策略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准大学生适应能力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