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定价权:中国的困境与策略

时间:2022-05-31 09:11:08

关于石油定价权:中国的困境与策略

[摘要]当今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欧美通过其成熟完善的期货市场基本掌握了国际石油定价规则,中国则依然处于石油定价中心的边缘位置,这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石油需求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中国也因为无缘石油定价蒙受巨大损失,面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中国只能被动适应,并且也遭受着由油价波动带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通货膨胀的多种问题。关于定价权缺失的应对方法,应采取多元化策略,多管齐下,建设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开拓石油进口来源新渠道,减少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同时要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亚洲溢价” 石油定价体系 石油期货市场

一、“亚洲溢价”折射出的国际石油定价体系

“亚洲溢价”是指中东地区所产的运往欧洲和美国的原油价格比销往亚洲地区的价格要高出1~2美元。从理论上讲,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市场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同质商品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销售,如果价格差价高于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则市场会通过价格套利机制达到整体出清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同地域的出清价格差异不会太大。而实际似乎永远与理论存在偏差,亚洲溢价持续存在,即便东亚诸国诉诸多种途径也没有打破它。我们来看一下亚洲溢价具体是如何形成的。

与现货市场对应,工业化进程较早的欧美诸国为了规避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建立了原油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日益成熟意味着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增强,进而扩大其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影响力。一般而言,中东销往欧洲的原油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布伦特价格为基准,并与之联动,销往美国的原油以纽约期货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WTI为基准,并与之联动,亚洲则远离定价中心,销往亚洲的原油以阿曼和迪拜的普氏平均价联动。“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现象的背后也必然有其实际存在的深层原因:其一,从政治历史的宏观角度,美国、欧洲与中东的业已形成的政治军事战略关系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中东产油大国的定价决策;其二,从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微观经济角度分析,中东地区销往三大地域的石油定价都保持了相对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即便亚洲溢价客观存在,也并不削弱亚洲地区对中东石油的刚性需求,亚洲能源进口大国石油的价格弹性非常小。对按照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2003年亚洲国家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82%,而欧美国家对中东原油的进口总量刚到25%左右。

因此,国际原油的定价权基本掌握在欧洲、美国手中,中东等主要产油地区则可以在从根本上垄断石油供给,从而对原油定价也拥有极大的发言权,而亚洲等地区,包括以日本为代表的原材料需求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以及经济发展迅速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和印度,都处于定价中心的边缘位置。

二、远离定价中心的负面影响

“亚洲溢价”仅仅是中国远离世界定价中心负面影响的一个方面,它的存在使中国每年至少要承担60亿美元的额外贸易逆差,随着中国汽车、钢铁等耗油产业的发展,原油进口只会呈指数增长,这一项目的逆差也只会越来越大。同时,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与经济增长共生的就业、社会各个方面,据统计国际石油价格每变动10美元,中国的GDP增长率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国际油价的非理性上涨还会增大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加汽车、钢铁等耗油大户的成本进而减少利润,降低国际竞争力。

对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地位,其产生的危害还表现在中国企业在参加石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的大幅亏损。以央企为代表的大批中国企业在参与石油“套保”过程中,或是由于管理层违反国家规定参与期货投机交易,或是由于国际金融炒家利用中国企业在石油期货领域的“无知”,而出现了令国人心痛的大额亏损。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参与衍生品交易,落入国际炒家的陷阱,造成了5.5亿美元的人为流失;2008年10月,中国国航,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为31亿元;2009年1月,东航参与航油套期保值业务,已亏损失约62亿元。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代表着国有资产的流失,更是中国企业对国际石油期货定价规则盲目追从的结果。正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前总经理陈久霖事后所说:世界石油期货市场的规则是由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中国不参与就永远没有参与制定规则的话语权,也只能永远追随别人制定好的游戏规则,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没有发言权,只能跟随,追随是要付出代价的,早一天参与,付出的代价就越小。”

三、石油定价权缺失的应对策略

1. 从发掘国家经济增长点的长远角度讲,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电等,鼓励低碳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表示 ,正在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计划投资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支持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及传统能源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的发展。只着重培养以新能源为原材料的产业,比如电动汽车的培养,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说“汽车行驶100公里消耗电力15度,合9元,消耗的汽油价格却是30元。”并且,政府应该对该类企业积极引导,采取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的宏观环境和发展土壤,以实现类似于比亚迪汽车“15年实现中国销量第一,25年实现世界销量第一”中国式理想。中国是产油大国,更是用油大国,以至于中国在与石油输出国进行协商时往往处于后发的被动地位。新能源的开发将减少对石油能源过度依赖,有石油能源的替代品数量增多,价格下降了,国际原油的替代价格弹性才会变大,中国企业才会降低对石油需求的刚性程度,在与石油供给国的博弈中,逐渐摆脱劣势地位,扩大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

2. 建立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循序渐进,首先成为亚洲原油定价中心。定价中心的建设需要逐渐培养,只要市场份额足够大,交易数量足够多,那么就可以成为国际市场,成为定价中心。中国成为亚洲原油中心的现实逻辑在于首先与世界油价形成联动之势,接着利用中国日渐成熟的期货市场运营经验扩大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进而吸引日本和印度等石油进口大国的期货交易资金,包括套保及投机套利的资金,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石油定价中心。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印度同样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石油进口大国,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是次贷危机以来唯一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地区,对石油进口有着持续且稳定的大规模需求。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开放,将通过跨市套利机制与纽约期货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所,以及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形成期货价格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期货交易所的石油期货将维持稳定的价差,当价差过大或过小时,国际游资会通过在不同期货交易所建立相反的交易头寸,并在适当时刻平仓获利,从而使价差返回稳定水平。期货市场的建立将使中国油价牢牢跟紧世界油价,并且对世界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成为亚洲定价中心的根本条件在于石油期货交易量能够足够多,市场份额足够大。中国的GDP增长依然依赖于稳定的油价,随着国企改革,国企管理层盈利性诉求越来越强烈,其在社会舆论和市场竞争压力下,对国企的成本收益率,尤其是稳定的原材料供给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国际油价的非理性波动无疑成为了中国的石油企业和用油企业采用套期保值规避成本价格的最好理由。中国石油期货的逐渐成熟将意味着每年2亿吨的石油进口需求可能会通过套保进行期货交易。而与套保相对应的套利和投机交易按正常逻辑会迅速增加,首先国际金融炒家对中国石油企业的进行期货交易十分关注,而且他们更看重中国长期加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参与中国石油期货投机的国际游资不会少;其次,国内游资更加丰富,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实业领域流入股市、房市,期市等, 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总额为71万亿元,是中国实体经济价值总额的近2倍,成为交易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他商品期货交易品种在定价规则和风险管理上所大量积累的经验能够为中国石油期货的建立提供实证性基础。

3. 促进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减少对中东地区的依赖。中国进口石油的绝大部分来自于中东,中国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弹性是极小的,这决定了中国在二者的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为了扩大该需求弹性,中国就必须要拓展石油来源,包括中国自身石油资源的勘探,更加重要的是与其他的石油输出大国建立石油战略伙伴关系,提高从这些国家进口石油的比重。具体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政府可以通过其外交职能与他国达成互惠协议,既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以贷款换石油,共同开发并以石油收回投入等方式。一些大型的石油企业也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争取资源,包括参股、控股其他国家的石油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石油资源等等。但是,中国国有企业在跨国收购的路上走的并不顺利,中石油两次大型的阔过收购均以失败告终,这说明金钱并非万能,涉及国家利益的跨国收购并不仅仅是贸易双方之间的较量,更多的可能是政治势力与经济力量之间的博弈。

4. 在争取定价权的同时控制风险。中国争取石油定价权的过程是逐渐放开国内市场的过程,也是国内油价接轨国际油价的过程。在国内市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为了规避一个弊端很可能会招致更多的弊端。主要看来有两点:(1)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层的能力问题和道德风险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低下。中国石油企业以其规模庞大著称于世,动辄世界前100强,而是这仅仅是从盈利总量上来说,更重要的要来看销售利润率。一般而言,世界级规模,管理水平一流的石化企业,其销售利润率是中国石化企业的6倍以上。管理水平尚可以通过企业管理的专业培训得以提高,道德水平则需要耗费更大的监管精力。以“套保门“为例,国法规明文禁止国企参与国际期货投机,但还是有许多的国企管理层以套期保值的名义参与期货投机,陷入国际炒家陷阱,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笔者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3个“关键词”:培训、监管、改革。培训可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公司治理水平,更好的控制成本,管理风险,提高收益,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监管在于控制管理层道德风险,委托过程中,明确权责分工,清晰划分职能,强化其责任意识;国企需要持续的改革,方能保持市场活力,提高企业效率。(2)石油美元体制带来系统风险。美元作为石油计价货币,它的贬值将意味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美元作为更一般意义的国际交易结算货币,在长期看来,为了进行美元输出而进行的贬值是必然的。放开油价的中国即将面临着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以及国内的通货膨胀风险。摆脱石油美元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世界遭受美元贬值威胁的国家共同努力,争取石油供给国和需求国之间的直接谈判,提高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力,寻求多样化的石油结算方式。

四、结语

争取石油定价权任重而道远。在目前石油价格双体运行的情况下(实体价格和期货价格),期货价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应该争取与其他石油供给国直接谈判的基础上,关注石油期货价格变动,尤其是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石油期货合约。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多去参与石油期货市场,把中国自己的期货市场做大做强,增强在谋求石油定价权过程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卫锋等:构建石油金融体系: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J].资源科学,2005 (11)

[2]刘拓: 石油金融知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7

[3]贾文瑞等: 21世纪中国能源、环境与石油工业发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山寨手机的法律问题初探 下一篇: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