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视角下处理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问题的措施

时间:2022-05-31 07:56:01

基于银行视角下处理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问题的措施

摘要:中小企业的银行借贷一直是受到包括企业、银行、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内的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担保瓶颈和贷款门槛等方面对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银行视角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从融资理念和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贷款;中小企业;融资

一、引言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链成了它们的“生死链”——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这根链上被勒死的。但是中小企业又是中国多种所有制成分中极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类:它们提供了80%的工作岗位、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总额,并且在推进创新、活跃市场等方面显现出不可或缺的角色意义。不过,我们有必要注意另外一面,那就是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所提供的待遇远远不及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这就导致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终结为一点:融资难。那么,作为银行来说,为什么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呢?原因多半是政策限制,并且贷给中小企业的款项收回难度较大而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第三方企业或者机构又比较少。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借贷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呢?而基于银行的角度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些什么措施呢?这是本文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

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企业层面、银行层面和政府政策层面这三个大的方面。但是归结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中小企业借贷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融资渠道窄、担保瓶颈明显和贷款门槛高。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根据麦肯锡2011年的一份报告,我们知道中国的中小企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特别的高。调查显示,90%的中小企业表示需要银行借款,而只有2%的中小企业表示他们有直接融资的渠道。而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政策,对于民间借贷(尤其是利息高于银行的借贷)是严格限制并不予法律保护的,对于企业之间的私自拆借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这就导致本就狭窄的融资渠道更加地不如人意:一方面银行不借款,另一方面又打压其他融资渠道。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考虑到安全性和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还是迫切地期待银行能够撕开一个更大的口子给他们更多的贷款机会。

(二)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的担保瓶颈显著

担保分为物保和人保,前者包括抵押、质押和留置,后者就是指保证,也就是第三方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够返还贷款时可以代为偿还,之后再向借款人追偿。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时间短,且多是在经济刺激下自发出现的,所以企业群体本身存在诸如运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和规模小等软硬件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自然地会把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调得很低,从而限制了提供其贷款的意愿和款额。而担保可以为借贷提供偿还保证,也就是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所以如果有高度发达的担保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那么它们获得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不过遗憾的是,我国的担保业刚刚起步,而目前的担保形式多是企业之间的“熟人担保”,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企业愿意承担别人的资金风险。可见,担保瓶颈的确是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申请过程中很明显的问题。

(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高

其实很多场合下,人们一直在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银行层面虽然也关注,但所关注的如何树立高门槛,“把他们挡在外面”。比如说,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借款利率、还款期限、担保资产额都是“国民待遇”——一般是与国企和大型企业同等标准甚至更高标准。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在与国有企业等打交道的时候会遇到各种政府和领导的干预,这事实上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但是,没有背景的中小企业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融资成本是实打实的,根据银监会2011年的报告,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这就是说企业向银行借100元,最多只有90元我可以使用,而这些可以用的资金也随时受到监视和控制,随时都有被卡住的可能。这些就是所谓的贷款门槛,正是这一道门槛隔开了资本市场的绿洲,使大批的中小企业在荒野中苦苦挣扎着求生存、求发展。

无论是在宏观调控层面,还是在微观支持层面,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投入了很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不过,这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由于缺乏科学性而收效甚微。主要表现在:鼓励银行借款而限制其他渠道的融资、提出贷款补偿而又非针对中小企业,结果这些补偿流向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要求银行降低担保标准而缺乏其他的补救途径(也就是说在发生坏账的情况下,银行凭借既有担保不能够收回借款)。这样一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银行又承受了更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可见,政府的支持政策欠缺科学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并不成功。

三、如何应对和处理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借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银行作为利益攸关方可以有哪些作为呢?也就是它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借贷环境。本文认为,银行可以从帮助中小企业更新融资理念等方面应对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

(一)总体原则

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借贷问题时,所要坚持的原则是:双赢。一方面是银行自身要有利可图,也就是借款有收益,收款有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要贷之有保,也就是说企业在扣除融资成本以后能产生额外的收益,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继续借款,而且也只有这样银行的收款才有切实的保证。这就要求银行在制定利率和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具体规则的时候需要将银行和企业的利益综合起来考虑,并且能够有度量让企业也平等地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二)更新和拓宽融资理念及融资思路

融资渠道的狭窄表面上看就是银行放出来的钱少,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充分地利用到社会上包括银行资金在内的大量的闲散资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来说去无外乎就是融资理念保守以及理念指导下所打开的融资渠道狭窄。从银行的视角来看,为了处理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可以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作为。

上一篇: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分析与探索 下一篇: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