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补钙”需降温

时间:2022-05-31 03:30:00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李可基教授对“九成6个月前婴儿补钙”的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全民补钙”运动的又一轮关注和反思。作为全球最大的补钙市场,“中国式补钙运动”已持续多年。无数的钙产品广告将钙变成神话,在无形中造就了一个产业神话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变成了一个“缺钙民族”。不可否认,的确有一部分国人需要补钙,但形成如此汹涌的补钙热潮,背后的推手不容忽视。

“全民补钙”红火多年

“中国人全民缺钙,中国人也在全民补钙。”这句有些调侃的口号写实地反映了国人十几年的全民补钙状态。据相关媒体报道,卫生部曾在1992年公布了第三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其中提到了中国人钙摄取不足。自此开始,钙产品的巨大市场形成,补钙大潮经久不息。据统计,这场如火如荼的全民补钙运动规模最大时造就了120亿元的红火补钙产业。

在北京多家药店,目前的钙产品市场依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红火局面,除了多达数十种的国内外品牌外,不同钙产品的主要成分又分为碳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众多种类,钙剂形式也分为胶囊、胶丸、液体钙、片剂等,而针对的适宜人群中,也能分为儿童钙、女性钙以及中老年人钙等,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面对琳琅满目的钙产品,一般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清楚,而药店销售人员则大都会以“效果好,吸收率高”为由头,推荐一些价格较高的高级钙产品。其中一家药店的销售员表示:“买钙产品的基本都是年轻女性和一些妈妈,一般我们推荐什么就会买什么,高级的产品卖得会好一些。”

国人补钙几大误区

钱花了,钙剂吃了,可是,国人健康真的得到改善了吗?李可基表示,在补钙这个问题上,国人其实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

补钙能治病。许多中老年人误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必须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甚至预防骨折。李可基解释,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主要因为骨骼代谢功能的减退,伴随骨钙的流失,是人体衰老的表现。补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质疏松,只能起到延缓其发展的作用。盲目补钙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破坏体内矿物质的平衡,加重骨钙流失。

不管缺不缺都补。中国人喊了那么久的缺钙口号,实际上指的是膳食中缺少钙元素,并不一定就表示身体本身缺钙。人体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如果钙元素摄取量少了,就会调节增加钙的吸收率。所以国人的身体是否缺钙很难下定论,更没有宣传的那样严重。

相信商家宣传。一位品牌营销专业人士说,补钙产品大战可以说是从1999~2000年开始的。当时哈药六厂通过铺天盖地的海量广告投放和影视明星的代言,迅速催生了一个高达百亿的补钙市场,引发了全民“补钙运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产品都有精准的客户定位。有的针对老年用户,强调改善腰酸腿疼;有的针对儿童,强调可以长得高长得快;有的则定位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强调“纯天然”、“海洋精华提取”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表示,从人体吸收角度来说,不同的钙区别并不大,比如被宣传得很神的“液体钙更容易吸收”,而实际上固体钙和液体钙吸收率的差别不大。李可基也提出,对钙剂的吸收受人体自身需要影响很大,很多商业广告中宣传的高吸收率有夸大效果,消费者要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

儿童超剂量补钙。李可基及其团队在对北京城区218个家长调查后发现,其中202人在给孩子补钙,147个宝宝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到6个月时,高达9成的宝宝在补钙。但实际上,这些宝宝不是吃母乳、就是喝奶粉,根本不需要补钙。李可基认为,医生建议人工补钙用意虽好,但并不合乎宝宝生长的自然规律,也不科学,如果乱补钙,反倒可能影响发育。

依赖钙产品补钙。看着琳琅满目的钙剂产品,听着天花乱坠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服用钙产品当成补钙的唯一途径,觉得吃着方便,效果也好,但却忽略了日常膳食中钙质的补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教授强调,应该将饮食补钙放在首位。

“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

李可基表示,国人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些人还会抱有“突击补钙”的错误想法,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比如有的人补钙时不能持之以恒,记起来时就吃钙片,有时候甚至过量补钙,一天进食多次。但营养素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过量也对健康有害。如果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便秘,甚至增加心梗、前列腺癌风险。

此外,何计国也表示,按化学成分分类,目前的钙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另一类是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它们被制成片剂、胶囊、泡腾片、口服液、咀嚼片等形式。很多人盲目迷信高价钙,以及所谓“听起来更高级”的氨基酸螯合钙等,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既损失金钱,也促使商家过量开发各种“高档”钙剂,谋取暴利。何计国说,普通的钙,比如碳酸钙,食品级的原料每吨(1000公斤)也就1000来元,而很多钙片的含量仅为几百毫克,一瓶钙片,钙本身的成本不会超过1元,其他则是维生素D、淀粉等原料成本,以及生产、销售、推广成本。

两位专家同时建议,消费者首先要弄明白,自己需不需要补钙;如果需要的话,根据剂量大小、是否含维生素D等,选择合适的剂型。不要盲目追求进口、昂贵、大剂量的产品,也不要跟风看着别人补自己也补。“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李可基说。

“全民补钙”缺的不是钙

“全民补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证明了国民科学素养的缺失。

对于家长而言,从医生那里听到的是,建议补钙;从电视广告上看到的是,必须补钙。他们可以不相信广告,难道不相信医生吗?可以不为自己考虑,能够不为孩子着想吗?这个时候缺的是一个提醒的声音,许多孩子根本不需要补钙,过量补钙对孩子健康有害。

当然,并不是所有医生都鼓励给孩子补钙。但是,这样理性的声音太少也太小,常常淹没在补钙的喧嚣声中。

“大音希声”,于艺术或许是一种极高境界;但在公共领域,却是低层次的表现。“杂音嘈嘈如急雨,大音切切如私语”,“大音”长久缺位,人们就会把杂音当成主音。这些年来,有些医生建议给孩子补钙,鲜见监管部门出面制止。电视充斥着补钙商业广告,何尝有公益广告对此进行科学普及?

正是公共、公益、公权的缺失,才导致全民补钙的滥觞。“全民补钙”劳民伤财伤身,让人情何以堪?

“补钙”尚如此,在医疗保健领域也绝不只这一层乱象。通过多种手段来普及科学医疗常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是我们亟需做的。

Tips:需要补钙的特殊人群

婴幼儿及儿童。老百

姓所说的孩子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补再多的钙也没有用。所以,出生后15天必须开始吃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1岁以内,冬天和夏天都需服鱼肝油;1岁以后,夏天晒太阳多可以不吃鱼肝油,但冬天必须吃。

婴幼儿补钙易犯4种错误:1.单补钙或单补维生素D;2.停止母乳喂养后,就不再喝牛奶或配方奶,事实上,奶制品是钙最好的来源;3.钙和维生素D都补了,晒太阳太少;4. 将“元素钙”的量等同于钙制剂的量。

对于学龄期的儿童,如果有喝牛奶的习惯,一天一杯300毫升的牛奶,再加上正常饮食,多吃点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紫菜、虾皮、海带等,是不会缺钙的。但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平时吃的食物含钙量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补,或者季节性补。

中年女性。女性患骨质疏松的几率要远远高于男性,50岁以下的成人每日钙摄入量应在1000毫克以上,维生素D3400~800单位。50岁以上的成人每日钙摄入量在1200毫克以上,维生素D3800~1000单位。女性从40岁前后体内的钙质开始就“支出”大于“收入”了。若每日从食物当中摄取的钙不足应当额外补充。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但是靠单纯补钙来预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绝经后的女性,每两年测一次骨密度,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男性虽然比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低,但是步入中年后,要注意饮食上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还要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要多锻炼。骨密度高了,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就延迟了。对于中年人来说,最好的锻炼方式是走路、慢跑、爬楼梯、爬山、跳舞等。

老年人群。到了黄昏的年纪,动作不那么利索了,腰酸腿痛开始纠缠不休,有的人身高开始变矮,甚至受一点点力就会骨折,此时人们往往认为“身体缺钙了”。以上那些骨骼衰老的症状其实都是骨密度下降所致。人到了老年,骨密度滑坡是一种自然现象,这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因此,老年人与其说要“补钙”,不如说应该预防和纠正骨质疏松。

老年人是否需要补钙,首先要做一系列检查,评估身体状况。这些检查包括:血液中钙、磷、镁的水平,骨密度,肾功能等,并且要看是否有肾结石病史和引起血钙升高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等。如果有肾结石和甲旁亢,是不能补钙的。

对于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仅仅补钙远远不够,应该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制剂等。这样才能使吃进去的钙得到吸收,并且顺利地进入骨骼,让骨头更坚硬,让身板挺得更直。

上一篇:10个恶习招来心脏病 下一篇:澳大利亚:公共设施“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