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摇滚电影,你看过几部?

时间:2022-05-30 09:48:32

国内摇滚电影,你看过几部?

《北京杂种》(1993)

“我们只能抱怨,而那个排练场的大架子,随着我们杂种一般活着的青春一起崩塌,你能听见那一声轰隆隆。”听着崔健的歌,看着这部有点阴郁有点闷的青春片,逼格不是特别高――片中的人无一不玩儿命作,说话不带脏字就不舒坦,颓废郁闷又自以为是――名为《北京杂种》真是太到位了。片中的男孩抽烟,喝酒,玩摇滚,女孩堕胎,也抽烟,也喝酒,从作家、摇滚乐手到流氓画家和无所事事的青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状态活着。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很多大腕,包括当时已经很红的崔健、脏话溜丢的臧天朔、文艺清秀的俞飞鸿,现在已事业有成的中年导演张元。

《头发乱了》(1994)

一部背景依旧是北京的片子,导演是1991年北影毕业的管虎,他1992年自筹经费,开拍了这部《头发乱了》。剧情大概是曾经儿时的玩伴再度相逢牵连出一系列爱恨情仇,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单纯美好已一去不返。片中依旧有流产、结梁子和暴力冲突。同《北京杂种》一样主题是青春遭遇的心灵冲击,其中现实和理想、理性与激情碰撞得格外猛烈。不过依旧最多是呈现了状态,多少让人有些找不到答案的感觉,看完容易陷入一种孤寂和迷茫,如果再深入,找到一种关乎哲学、诗意、人性的对话方式,该更好。

《北京乐与路》(2001)

香港乐手Michael(吴彦祖饰)与一群摇滚青年相遇。他们有着自己的乐队,有乐队主唱平路(耿乐饰),和活泼反叛的领孩杨颍(舒淇饰)。Michael喜欢这群年轻人对音乐的执着,一路跟着他们走穴。香港导演张婉婷一改细腻唯美的女性风格,转而抓起DV真实又略带粗糙地记录青春的沸腾和时代的喧嚣。

灰色天空下有鸽子、楼群,多元混杂的人流车流、路边的剃头摊、风筝老头、秧歌老太、集贸市场、大小胡同,五花八门的符号堆砌后,观众看到了一个清晰而平民化的北京。最后“鲍家街43号”那首《晚安,北京》的旋律曾让人泪流满面。

《昨天》(2001)

本片是对演员贾宏声(演戏期间疯狂爱上了摇滚乐和非摇滚精神内核的大麻和软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不堪回首岁月的真实再现,并由贾宏声及其家人回归各自身份参与回首。贾宏声是谁?谣传是周迅的前男友,演过李少红执导的《银蛇谋杀案》中的变态杀手。《昨天》中贾宏声演一个精神病人,基调依然不会让人轻松,不娱乐,还有点窝心和病态。也许贾宏声本就是个精神病人,他小众,不怎么正常,活得与世界格格不入,追求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张杨从来不下地狱,他拐个弯就上天堂了,他对我说,你下地狱就够了。“你能听懂贾宏声在说什么么?

《果》(2008)

《果》讲了北京摇滚圈里女孩的生活(北京人管女孩子叫坚果),不过却用了一个颇为冷冽的刑侦故事的手法。依旧充斥着糜烂因素,夜店、谩骂、、自杀……还有颇为狗血的“潜入敌人内部”的桥段,于是又一部摇滚圈糜烂生活力作诞生。一个月掌握雅思托福,女主成功打入土摇圈子so easy,有人说故事主线其实和影片没有半毛钱关系,她可以打入土摇圈,也可以打入其他随便什么圈,报仇雪恨才是正经事。不过还是要说状态电影的余温问题,整部片子除报仇雪恨的主线外,无疑就是一部涣了散的描写摇滚人状态的片段式记录。

《一席之地》(2009)

或许不能说这是一部摇滚电影,毕竟摇滚元素不是这部影片的全部,还有另一半的篇幅确实发生在坟场人鬼交汇之处。但是从剧本构思、音乐设计、拍摄手法到最后剪辑与声音处理,摇滚对于这部电影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这影响不止展现在片中酷炫的摇滚音乐与舞台场面,同时也展现在片中小人物真挚的眼神、乐手不经意的嘲讽、都市边缘群族的愤怒、火舌吞噬纸扎的毁灭……而这一切,导演尝试回归到十几岁听摇滚乐时最原初的感动,以一种反叛的精神来呈现影片对这个世界的诠释。

《乐队》(2012)

《乐队》以一个女孩的视角和经历出发,讲述了她与一支年轻乐队之间发生的种种交汇、碰撞、纠葛,揭示出中国年轻一代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所表现出的盲目向往而矛盾困惑的真实内心世界。依旧是豆瓣评分没有过7的一部片子,片中的乐队是新裤子的原型。评分差的原因哈,大部分网评都吐槽随便就把柯本(Nirvana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科特・柯本)搬出来实在是败笔,比如女主一开始觉得生活操蛋,只觉得科本的音乐能带给她精神的安慰,然而她真的了解柯本吗?不是一提大神就好使的!

《蓝色骨头》(2013)

《蓝色骨头》是崔健的跨界力作。因为崔健,很多人看这部片子,也是因为他,很多人就自然喜欢了他的作品。然而,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崔健的片子,也许你就不会赶脚它是“中国大陆最棒的文艺片”。如果说,小编认为这部片子有可欣赏之处,那就是冲突,随意和主观、艺术和感性、枪与音乐、性压抑与性冲动、过去的历史与当下的现实……影片中这样的冲突无处不在,也正是由于忠于对矛盾的刻画,影片才能脱离谩骂类的低趣味,并止步于所谓说教类的高知阶,达到一种包容的平衡。

《怒放之青春再见》(2014)

第一代第二代爱着摇滚乐的人们可能都老了,所以才会陷入一种无可救药的集体回忆中,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铺天盖地的青春片成灾。《怒放2013》看似与其他几部区别不大,也是学校、泡妞、喝啤酒、吃肉串、玩乐队……等等,玩乐队看来还比较新鲜,至少,在《怒放2013》中,音乐成了叙事的灵魂,无论是恰如其分出现的古旧流行金曲,还是重新演绎的情怀金曲《朋友再见》,以及4位人气快男演唱的主题曲《怒放》,音乐是青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音乐来怀旧,也算使得其所。

《摇滚英雄》(2015)

这是关于摇滚歌手武为和3个女人的故事,以1994至2014年为年代背景。《摇滚英雄》以一位摇滚天才与影坛天后的爱情为基液,调制出一杯横跨20年的青春爱情与摇滚乐鸡尾史。影片主打90年代摇滚青年的青春、激昂、颓废与迷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背叛,导演对故事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刻意的谄媚或诘问,而是聚焦故事中人的状态,在线性的叙事中追求非线性的故事呈现。影片并没有当下媚俗青春片那般的满满台词,也没有大逆光和小清新的画片效果,新锐导演谭华在某种摇滚状态的互动镜像下追求故事的残缺与完整、摇滚的梦幻与神秘、青春的流失以及生命的不可抗逆。

上一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明星木文化 下一篇:《蒙面歌王》挤垮《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