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借力监管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30 09:40:02

工商借力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工商局江干分局按照“社会化”监管思路,确立“借力监管、提高效能”工作理念,构建了集目标、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为一体的“借力监管”指导评价体系,丰富了“社会化”监管内容,创新了“社会化”监管机制,使省市局提出的“社会化”监管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具体、效果更明显,从根本上缓解了基层工商的监管压力,提升了工商“社会化”监管效能。

一、提出“借力监管”的初衷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钱江新城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江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工商监管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对负责流通领域监管职能的工商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一)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突出。据资料显示,20**年辖区个体工商户为23189家、企业6057家、专业市场89家。到20**年底,辖区经济户口总量达到29908家个体工商户、10147家企业和92家专业市场,分别比20**年增长了28.97%、67.52%和3.37%。经济总量集聚增加,但工商监管力量基本保持不变。江干分局现有在职干部117人。下设8个基层工商所73名干部。平均每个干部要监管409家个体工商户和139家企业,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寻求“社会化”监管的新途径,实现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二)监管要求与监管效能之间的差距加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客观要求,政府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的效能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群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消费维权工作量逐年递增。三是工商监管难题越来越多。一方面行政执法部门职能交叉,另一方面一些监管盲区却依然存在。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不够明确、破墙开店、违章建筑带来成片的无照经营现象等等,靠工商部门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解决不了诸多难题。必须斗智斗勇,善于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来提高工商监管效能,确保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二、实施“借力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江干分局在省市局提出“社会化”监管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借力监管”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认识有偏差。“社会化”监管的实质主要是“借力监管”。“借力监管”是一种提高工商效能的重要手段。而“借力”的方法主要是沟通和争取。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放不下“架子”。片面地认为沟通是求人的事,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的威信、损害工商的形象。二是丢不起“面子”。一旦沟通过程中遇到难题或碰到“钉子”就打退堂鼓,认为“借力监管”是软指标,不是硬任务,可干可不干。三是绕不开老“路子”。习惯于传统的监管模式,不愿创新工作方法,认为监管力量不足不是基层的问题。监管缺位光靠“借力”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等。

(二)能力不平衡。从工作层面上讲,借力监管是工商整合社会资源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借力的方式和技巧。现实工作中往往有的不够注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局限于应急式的沟通。一旦工作需要配合和支持时才想起沟通,不太注重平时的联系和交流,存在着“有事去找人、无事不认门”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局限于应付式的沟通。沟通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没有深层次地思考长效的“借力”机制,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借力”的目的。

(三)缺乏系统性。近年来,江干分局在专项整治执法联动和企业打假协作的“借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就整体而言,“借力监管”的目标不够明确,路径不够清晰,要求不够具体,评价缺乏标准,“借力监管”整个工作体系缺乏系统性,这些都影响了“借力监管”作用的发挥。

三、构建“借力监管”指导评价体系的基本做法

构建“借力监管”指导评价体系,是江干分局实施“社会化监管”的一项工作创新。包含诸多要素,其中确定目标是前提,畅通路径是关键,强化考核是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借力监管”的切入点,更需要把握“借力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明确目标,找准“借力监管”的切入点。

从工商监管的现状看,工商监管可借之“力”主要有政府的主导力、部门的协同力、企业的自律力和社会的支持力,通过借力建立工商部门与各层面的协作互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商推进、市场自律、社会支持”的社会化监管格局,真正实现延长工商“手臂”、扩大工商“触角”、开阔工商“视线”,加强工商监管力量,提升工商监管效能的目标。为此,找准“借力”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这个切入点必须是工商监管的重点、难点,同时,它也应该是政府把握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两点或多点合一,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形成互动,从而达到“借力监管”的目标。因此,从去年开始,江干分局着力调查研究,确定了“借力监管”的多个切入点。

一是以出租房综合整治为契机,建立无照整治“借力”机制。据初步统计,江干区出租房约有14万间,2005年出租房税收827.05万元,出租房屋已成为江干区城郊农村的一大产业,同时也出现了多种无照经营现象。分局以全国卫生城市复评迎检为契机,促成了政府牵头、职能部门齐抓的出租房综合整治局面。分局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落实“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整治方针,有效地提高了“借力”整治无照经营的工作效率。

二是以食品安全消费为重点,建立蔬菜批发市场监管联动机制。近年来,分局建立了以“分类分层”的商品准入监管制为核心,以流动检测车、工商所检测箱和市场检测点“三位一体”的检测体系为手段,以“工商所食品安全十项制度”为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蔬菜批发市场的监管依然是个薄弱环节,而**市70%的蔬菜来自三里亭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现实中存在着工商缺乏力量管、市场缺少动力管、其他部门可管可不管的情况。这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分局考虑,只有从工商没有检测手段,需要政府牵头建立蔬菜检测管理中心为突破口,进行“借力监管”,建立政府投入、工商送检、质监监测、市场自律、各部门依职能监管的蔬菜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三是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为要求,建立江干区品牌推进机制。推进品牌发展,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就工商而言,这是企业欢迎、政府肯定、社会认可的一项出彩工作。因此,分局主动靠上去,出点子、出思路,形成多方合力、助推品牌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以商品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建立江干市场信用监管机制。江干是市场大区,市场是江干的支柱产业,提升市场信用是工商的职责所在。在这个汇集点上,分局以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市场信用建设”为抓手,依靠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部门协同“三方联合”、开发“三套软件”、制定“三项机制”,合力推进具有江干特色的市场信用管理机制。

(二)畅通路径,把握“借力监管”的针对性。

“借力监管”的主要路径就是沟通。沟通的内容、对象、方式、频率等要素,将直接影响到“借力监管”的效果。因此,分局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访联互动”与“网上互动”这两大载体,有效整合了各项沟通要素。一是在总结前几年“工商进社区”、“周联月访”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江干工商分局20**年度“访联互动”活动计划》,明确了事前告知、征求意见等22项访联内容,规定了现场办公、互动座谈等18项访联形式。对访联责任人、访联对象也做出格式化的规定:分局领导主要向区四套班子领导汇报沟通,与综治委、食安办等工作牵头部门和、卫生、环保、公检法等部门联系;科室主要与横向业务部门和重点企业、市场联系互动;工商所重点与辖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经营户联系互动。从分局领导到部门负责人,每年以不同方式,接受人大、政协定向视察1-2次,每季召开1-2次专题联席会议,每周与1-2个企业或镇(街道)、社区(村)访联互动,为促进“借力监管”打好了“亲和”基础。二是在“阳光平台”操作中,各基层工商所通过“短信平台”向市场主体发送工商事务告知、温馨提示及警示信息实施网上服务;企业通过“网上办照”办理工商事务;市民可通过“**社区网”或登录“红盾信息网”查阅工商信息,还可进入“网上评议”,发表意见建议和评议,进行网上互动;分局通过“区政府网”与政府部门联系、互动。

(三)深化考核,注重“借力监管”的有效性。

近年来,分局在开发“目标考核管理系统”的基础上,20**年初又自行研发了“网上访联管理”系统模块,将30个访联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电子台帐。各部门访联互动工作落实后,将相关内容自行录入管理系统,分局领导可直接查询相关内容和数据,随时掌握各部门访联工作的开展情况。职能科室通过网上操作系统,对各部门访联质量、访联频率、访联效果进行检查考评,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为促进“借力监管”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基础。

四、实施“借力监管”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借力监管”已成为江干分局实施“社会化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缓解了工商部门的监管压力。由于分局主动沟通,使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纳入了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的考核。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由原来的工商部门牵头转变成政府牵头,由原来的工商部门要求其他部门配合,转变成政府要求工商部门配合的局面。同时,通过向区政府汇报,与公安部门沟通,区政府将落实专项经费,用于工商对流动人口协管员兼聘工商部门协管员的奖励经费,增加了工商部门的协管力量。另外,基层各工商所也都根据各自的实际开展执法联动等各种“借力监管”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工商部门的监管压力。

(二)提高了工商部门的监管效能。分局通过政府部门的借力作用,在品牌建设推进中,得到区政协的支持,提交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品牌经济》的调研报告,并与分局联合召开品牌经济研讨会议,进一步形成了政府搭台造势、企业自主创牌、工商扶牌、保牌、护牌的品牌发展新局面;在户外广告监管中,推动区政府牵头成立了广告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信息互动”的户外广告整治“三动格局”,从而形成了对户外广告监管的合力;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分局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将由区政府出资在蔬菜批发市场集散地的三里亭建立了食品(蔬菜)检测中心,进一步加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检测力度等等,有效地提高了工商监管效能。

(三)提升了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20**年以来,分局走访联系了各类企业1800多家,镇、街道、村和社区900多次、市场和商场148家次、区有关部门50余次。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为企业提供工商服务,与相关部门沟通联动,与社区干部访联互动,在群众中开展工商法律法规宣传和“问题食品”实物对比展示服务,展示工商良好形象,从而形成了社会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支持工商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经济案件执法调研报告 下一篇:工商网络不正当竞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