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30 07:21:16

摘 要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8例,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比较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顸后情况。结果: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尽早实施。

关键词 大面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36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脑供血动脉主干持续痉挛或闭塞而致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因缺氧而产生广泛坏死、水肿[1],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去骨瓣减压术(DCH)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取得了较快发展[2],为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2011年5月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8例,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5月收治大面脑梗死患者28例,男16例(57.1%),女12例(42.9%),男女之比1.33:1。年龄41~67岁,平均56.7岁。发病时间2小时~3个月。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3例,一侧瞳孔散大7例,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1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1例。发病因素:其中血栓造成27例,不明原因1例。

手术方法:所有的病例均在全麻插管下手术。患者取平卧位,病侧朝上,手术采用大骨瓣开颅。额颞顶部马蹄形或倒问号形切口,前方位于发际内近中线,后方达顶结节,向下延伸达中颅窝,切开头皮时沿颞浅动脉后缘切开,保留颞浅动脉主干及前、后支,切开颞肌,逆行分离颞肌,尽可能保护颞肌下骨膜,连同皮瓣-颞肌向下翻转,去骨瓣并咬除颞骨达中颅窝,形成骨瓣12~14cm,于骨窗缘悬吊硬膜以防硬膜外血肿,放射状剪开硬膜,即见到向外膨出的缺血水肿的脑组织,沿脑沟或脑表面的血管边缘撕开蛛网膜数处,不做内减压,梗死灶内点片状出血不作特殊处理。连同头皮与颞肌贴附于缺血的脑组织上,全层缝合头皮。考虑术后短时间无法清醒者,同时行气管切开术,以改善呼吸道通畅。

结 果

本组患者28例,术后死亡2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2例。

讨 论

大面积脑梗死类似急性脑出血,起病突然,患者会出现昏迷及严重意识障碍,常伴严重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具有预后差,并发症多、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

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颅内压的增高,扩张血管扩张,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对脑部的供血供氧。本组患者28例,术后死亡2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2例。

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证:①颅内压明显增高,经保守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的患者;②大面积脑梗死的昏迷患者;③CT提示大面积梗死并发水肿,显示失代偿表现的患者。在处理这类患者,把握好手术时机很关键,严重影响着预后,手术时机越早,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少,有利于以后康复。

去骨瓣减压术减压术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轻症状,促进梗死部位的血管再通,加强对大脑的供血、供氧,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Jieyong B,Zhong W,Shiming Z,et al.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nd mild hypothermia reduces infarction size and counterregulates Bax and Bcl-2 expression after perman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J].Neurosurg Rev,2006,29(2):168-172.

2 Malm J,Bergenheim A T,Enblad P,et al.The Swedish m 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study: longterm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micraniectomy combined with standardized neurointensive care[J].Acta Neurol Scand,2006,113(1):25-30.

上一篇:玉多琢能成器,文多评自流香 下一篇:高效课堂从学会倾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