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 38期

时间:2022-05-30 05:09:13

视觉文化 38期

什么是视觉文化?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文化学上我们经常用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的形态,而代表这个文化形态最独特的,我们常常把它归纳成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的主因。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一个文化中最突出的现象,或者我们说就是它的文化逻辑。那么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个时代,实际上大家都可以感觉到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那么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种形态我们叫做口传的文化,口传的文化就是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通过言语,通过有声的语言来交流。比如说我们今天的讲座就是口传文化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文化形态叫做印刷文化,或者叫做读写文化。这种文化,和口传文化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我们出现了印刷物,我们通过印刷的文字来进行交流。如果说口传文化是面对面的,我们叫做在场的交流,那么印刷文化它就是一个不在场的交流,比如说我可以看几百年前古人写的书,我可以看几千英里之外洋人写的书,就不是面对面的。那么第三个文化形态我们在文化学上经常把它叫做电子媒介的文化,也就是当代的文化,当代文化造就了两个很重要的现象。一个叫做远距传播,一个叫做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今天我们非常流行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甚至在北美都能收看到。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甚至包括我们的电视讲座,如果是观众可以参与的话,也是一种互动。

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越来越趋向于图像的传送,或者说依赖于图像的传播,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实际上跟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媒介文化是关系非常密切的。那么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很多人都发现电视的传播使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视觉文化这个概念就在学术界逐渐被传播开来,那么视觉文化到底有哪些表现呢?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归纳一下视觉文化为什么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主因。

第一个方面,就是视觉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因为我们知道,人对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但是在语言传递的时代,视觉有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重要,到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视觉性已经在我们文化的各个层面突显出来,我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大到我们的城市规划,我们的整个城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个形象。比如说这是一幅美国纽约曼哈顿岛的一个空中航拍的图,整个城市它实际上变成一个形象,都是经过人们精心策划和规划过的,不仅仅是城市,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我们现在到医院去看病,我们的家庭装修,都已经要图像化了。这是一个婴儿13周的时候,在母体中被拍摄下来的图像,我想在过去的时代我们是不可能看到婴儿在母体中如何发育成长的,但是在今天这个图像时代,我们可以把看不见的东西变得看得见。所以今天文化的法则我们可以看成是视觉图像支配的时代,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想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叫做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读图时代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图已经是一个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一个媒体,或者一个媒介。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他把中国很多经典的文献用漫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而这个画面上所讲的,是苏轼的著名的一首词,叫《水调歌头》,在这个画里边,他把苏轼的《水调歌头》,用文字转化为图像,用图像的方式来表达一种他对《水调歌头》的理解。那么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当前的文化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我觉得可以说明图像对文字具有优势的,就是电影跟文学的关系,按照我的理解,电影最基本的要素首先是应该有一个好的剧本。在传统的电影生产中,也就是在叙事电影阶段,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剧本是保证一个好的影片的重要前提。但是在今天我们知道,电影发生了很多变化,电影和文学相比,文学所具有的这种力量越来越不如电影,就出现了很多很奇怪的现象。比如说有的作家由于依赖于他的作品被拍成电影之后,他就变得非常走红,他的作品也就卖得非常火。也就是说人们是先看了电影之后,再去读他的小说的。因此一个导演往往能够捧红很多作家,更奇怪的是,有些作家专门为电影来写作,甚至专门为某个演员来写剧本。我想这些情况都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以前所没有的。也就是说视觉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视觉媒体具有强势,而文字变成一种次要的角色。

――节选自《百家讲坛・视觉文化的来临》

上一篇:文言语句的理解及翻译方法 下一篇:一位摩的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