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具 促进学习

时间:2022-05-30 02:59:20

巧用学具 促进学习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具的操作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巧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丰富学生感性认知,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字;学具;操作;探究;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6-02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离不开学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

1.巧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教师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探究,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要求用学生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制作三角形。学生尝试着把小棒围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接着,引导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模型和四边形模型,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学生在运用学具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喜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袋中的图形,拼出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物体,使枯燥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变成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先想象,再分组动手实践检验。学生拼成了喜爱的机器人,小汽车,有趣的迷宫,漂亮的房子,活泼可爱的昆虫,也有学生摆出美丽的风筝,装满鲜花的花瓶等等。学生都很兴奋地做游戏,合作也井然有序,还会听到有的学生禁不住喜悦地说:"真是太漂亮了!"整个过程,学生兴致勃勃地去动手、去探索、去思考,不时地享受着动手、动眼、动脑及想象带来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独特魅力。

2.巧用学具,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不是"操作工",学具操作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模仿操作活动转化成为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运用学具,组织学生经历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过程。在充分尝试、体验、猜测、质疑、表达等活动中,引导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同学们已经分析了圆的直径越大,圆的周长越长。学生拿出硬币、圆片或其它圆形物体,利用这些学生熟悉,又有趣的学具,探索知识的奥秘。要求学生先测量出这些圆的周长、直径,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并找出圆周长与对应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后发现,周长与相对应的直径的比值总是3倍多一点,从而揭示圆周率的意义。操作是小学生智力的源泉和思维的起点。学生利用身边熟知的硬币,圆形物体等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等活动过程,在观察、分析中学习,"悟"出思考方法和规律等。

3.巧用学具,丰富感性认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的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通过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加强对直观形象事物的感知。在不断观察、比较、尝试中,探索和体验知识,寻找规律,形成知识的表象;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建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一组机器人模型实物(其中机器人脚的形状分别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体)。师提出问题:1.你们知道这些机器人的脚分别是什么形状吗?(学生有的说是长方体,个别说是长方形。)2.如果他们走在地上,脚印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让生想办法把机器人的脚印留在你的纸上,再来观察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活动:第1组:用描的方法,将立体图形的面"印"在纸上。第2组:用拓印的方法,将立体图形的面涂上印泥后"印"在纸上。第3组:用折一折的方法,将白纸沿立体图形的面折一周,得到平面图形。师引导生看看得到的这些"脚印"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在利用机器人模型学具进行 "描"、"拓印"、"折一折"等实验活动过程中,按照"实物-感受面在体上-抽象-给出图形名称-活动感知"思路展开活动。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形状的认识,是他们通过亲手操作获得的,感知更丰富,更生动。

4.巧用学具,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学具。通过学具操作,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培养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观察发现圆柱体侧面积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有的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有的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情绪激昂,欣喜不已,在思路上受到了很大启发。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用直尺,剪出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我发现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做示范)也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他肯定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这是一种创新。"生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思维碰撞,激发想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总之,巧用学具,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学生利用学具,强化感知,发挥想象,促进思维,探索规律,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案例式解读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正确看待“差生”转化“差生” 下一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