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时间:2022-05-30 09:59:20

浅谈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05-0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1 概述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建立与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儿科重症监护室是小儿危重病人的救治场所,病人病情危急,个体差异明显,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所以,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满意度。

2 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第一执行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结合实际开展健康教育,并根据病人的需要和教育的目的、时机、场合等情况来选择相关的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酌情施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营造温馨的救治环境;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熟练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身心全面的护理。

3 健康教育内容

3.1入院介绍

患儿入院时病情危急,入院教育应安排在初步诊疗或抢救处理后执行。PICU是无陪伴消毒隔离区,为了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使患儿和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所以,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地接待,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设施、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和告知患者的权利、义务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并正确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社会背景及健康需求等,为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打好基础。

3.2住院介绍

3.2.1 疾病知识指导

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疾病的定义及发病机理。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3.2.2饮食指导

护士应针对患儿疾病的不同对其实施不同的饮食指导。急性期不能进食者应指导禁食;昏迷者根据病情可行鼻饲,并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可酌情进食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普食。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并告知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3.2.3 活动与休息指导

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指导进行适当的活动。患儿的休息对疾病的恢复很重要,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按照病情的不同限制活动量,病情允许可适当在床上坐起或玩弄玩具、看书等。应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活动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劳逸结合,告知病人活动与休息对疾病的恢复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3.2.4留取标本的指导

指导患儿配合留取标本,协助医生及早明确病因,指导常规标本(血、尿、便)的留取,对特殊标本(如痰)采集的配合。

3.2.5进行相关症状的指导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病因、治疗措施,使其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儿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患儿烦躁时,应适当给予镇静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

3.2.6 治疗操作中的指导

因患儿对输液、肌注等操作存在恐惧心理,护士应和患儿多交流,给予鼓励。因患儿年龄小、好奇心重,故应重点说明不能随便调节输液速度,以防发生意外,并加强巡视。

3.2.7 用药指导

儿童生理不同于成人,决定了儿科疾病用药的特殊性,指导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用法、时间、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让病人掌握这些知识,不要随意增减药物,以免影响药效。

3.2.8心理指导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患病和住院可造成儿童身心创伤。在PICU内危重病人多、治疗护理多、活动受到限制、患儿由温暖的家庭,忽然来到陌生的环境,而且限制探视无家属陪护,又亲眼目睹小朋友接受打针、输液等治疗,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我们要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认知及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他们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恐惧。抢救治疗过程中,家属常被隔离在病房外,护士在做心理护理时应特别注重对家长心理状态的支持和安慰,因为孩子生病以后,父母的心理会产生焦虑感、罪恶感。所以,医护人员还要主动与家属沟通,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释,做到换位思考,尽可能满足其需求。护士应掌握好患儿心理发展规律,使其能在最佳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3.2.9 专科指导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熟练操作各种急救器材及物品,在操作时向病人讲解各种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认真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及病情发展过程,告知治疗及护理的必要性,了解疾病的危害及预后,掌握疾病的基本预防和急救方法,以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2.10 安全指导

住院期间防止患儿发生坠床、跌伤、碰伤、烫伤、挤压伤、锐器刺伤、触电、异物吸入等意外。护士在护理完患儿后务必把床栏随时拉好,并监督其他人做好。告知患儿可能发生意外的危险性。

3.3 出院介绍

护士要主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出院前,宣教疾病的病因及自我护理注意事项,指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①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②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③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④早期识别如发热、咳嗽、咳痰、吐奶及鼻翼煽动等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诊。⑤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营养、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预防保健。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人性化护理。针对PICU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积极主动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属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不但增强患儿及家属治疗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人们自护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同时,提高了疾病救治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病人的需求,达到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关桂花,高慧贤.对住院患者需求陪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医学,2005,26(7):707708.

[2] 罗国萍,关继英,赵晓光.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护理杂志,2002,19(6):6970.

[3] 刘于.疾病护理健康教育[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上一篇:改良胶布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效果 下一篇:侧卧位不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