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时间:2022-05-30 09:53:37

浅谈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1

摘 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是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新的工作思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先。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次,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实现成本最小化等方面就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路径

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它是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要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考虑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管理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必须适应并跟上经营形势的转变,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加强“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三重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成功以至于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及合理使用的决策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其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同时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要求财务管理要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任务。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是税后收益最大化。

三、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企业成本信息核算失真。为达到某一目的人为调节数字,成本核算不实,潜亏严重,有些企业虚赢实亏。二是有相当一部分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局限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三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设账本,另外设有账本的企业也存在亲属管账、会计出纳不分、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但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起来,其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问题。四是很多企业受管理者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各部门增强财务意识,树立“大财务”观念,并赋予财务部门计划、财务、资金、法律等方面的管理职能,以财务部门为核心,从财务管理内容、领域和手段3个方面着手,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完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

企业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将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财务部门,下属财务单位根据业务规模设置两级不同的资金使用权限,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各单位实现的销售收入必须全额及时清缴,费用由总部审核拨付。要确保资金使用三级权限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回笼资金,全面及时地掌握公司整体的资金状况,实现统一调度,大大减少资金沉淀,减少呆账和坏账,对内整章建制,规范的工作流程,保证每个环节的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并定期考核,施以奖惩,确保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扫清资金流转的内部障碍。

(二)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流动比率不能低于1,这是企业衡量财务风险的警戒线,也是评信机构进行信用评定的重要指标。为了保持这一比例,同时也为了保证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需要,企业需要良好业绩和稳健的会计政策,要树立优良的商业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从银行获得随借随贷,利率优惠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在资金流动性供给上有充分的保障。

五、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企业经营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来看,在许多企业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机制缺损,风险管理弱化的现象,树立风险意识是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思想基础。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意识的全员渗透。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的财务透明度,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能够帮助管理者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我们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它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使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三)推行全面财务预算,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

借鉴邯钢的经验,采取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目标利润为依据,以市场价格为已知变量来规划公司总预算成本,再分解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建立约束各预算单位行为的分预算成本。通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及时纠正调整偏差,将公司的经营目标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推动了“大财务”战略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按照“总量控制,分解到项,重点突出”的成本控制思路,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欧少冠.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6):123-126.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中传统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对比 下一篇:浅议我国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