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变迁

时间:2022-05-30 07:58:54

阳谷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变迁

摘 要: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总结阳谷县1980年以来主要农作物发生类型、建国以来病虫防治演变,初步分析了病虫防控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科学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提供历史依据。

关键词:病虫害;发生类型;防治演变;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15001

引言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理位置坐标为E115° 39'~116° 06'、N35° 55'~36° 19',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日照约为2223.3h,年平均辐射量1172万J/m2,平均降水量约为523.9mm。

阳谷县历年来是粮食种植大县,建国以来,经历了粮油区过度到粮棉区,再过度到棉区,再过度到粮区等几个阶段。1995年以来,阳谷县种植结构趋于稳定,常年种植小麦5.34万hm2左右,玉米4.67万hm2左右,蔬菜2.67万hm2左右。

病虫害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4],阳谷县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历年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阳谷县有病害63种,虫害72种,各种作物都有病虫害发生。2014年阳谷病虫草害发生面积达71.55万hm2,防治面积130.43万hm2,造成粮食损失31208.73t,蔬菜损失43159.90t。

本文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1980年后阳谷县病虫害发生类型变化和建国以来病虫害防治演变,以期对今后病虫害科学防控和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提供支持。

1 阳谷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类型(1980年至今)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阳谷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一些病虫害发生量及危害程度的变化。如20世纪80、90年代曾经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现在大大减少(如棉铃虫);过去为次要的病虫害,现在却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小麦蚜虫);有些过去没有的,现在正扩大蔓延危害(如小麦赤霉病、玉米粗缩病)。按照阳谷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演变情况,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1.1 常发性类型(1980年至今)

这类病虫害历年来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阳谷县种植业造成损失较大,如玉米螟、小地老虎、麦蚜、小麦白粉病、棉蚜、蛴螬、金针虫、玉米叶斑病等。

玉米螟:玉米螟为阳谷县常发性害虫,一般发生3代。1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玉米,历年在阳谷县发生级别1~2级,发生面积0.03~0.07万hm2;2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历年发生级别1~3级,面积2万hm2左右;3代玉米螟主要在玉米穗期危害,历年发生级别1~5级,面积3.33万hm2左右。

小地老虎:该害虫为迁飞性害虫,在阳谷县不能越冬,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春季虫源系迁飞而来,在阳谷县一般发生3代,其食性杂,可危害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发生级别1~3级,发生面积1.33万hm2左右。

麦蚜:该害虫为阳谷县常发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在阳谷县发生相对较轻,基本达不到防治指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害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发生级别1~5级,尤其是2007年后几乎年年都发生,发生面积达5.33万hm2左右。

1.2 偶发爆发类型(1980年至今)

这类病虫害在个别年份偶然发生成灾,或一般年份局部爆发成灾,如小麦条锈病、斜纹夜蛾、粘虫等。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阳谷县发生相对较轻,已连续多年未查到该病害发生;粘虫在阳谷县基本每年都有发生,但发生程度较轻,一般为1级;斜纹夜蛾2008年在阳谷县发生严重,发生级别达到4级,凤祥牧场附近公路爬满该虫幼虫,密集成群,最高达103头/m2;2012年,阳谷县部分农田和草地该害虫发生严重,最高达到68头/m2。

1.3 跃增、新增型(1980年至今)

这类病虫害过去曾有发生,但危害较轻,或者过去没有发生,近几年发生严重。如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小麦赤霉病等。

1998年以前,玉米粗缩病在阳谷县很少发生,在此之后,该病在阳谷县玉米上基本年年都有发生,发生严重的年份病田率达100%,严重地块病株率80%以上,基本要进行毁种。

小麦赤霉病近几年在阳谷县发生面积有扩大趋势,尤其是2012年,病田率达到100%,总体发生级别2级,发生面积达3.33万hm2。

1.4 消退类型(1980年至今)

这类害虫过去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但经过防治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发生和危害程度均有所减退,如东亚飞蝗、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棉铃虫、蝼蛄等。以棉铃虫为例,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化,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棉铃虫适生环境发生改变,该害虫在阳谷县危害呈减轻趋势。

1.5 次要稳定型(1980年至今)

这类病虫害虽说常年发生,但危害相对较轻,如玉米蚜、玉米瘤黑粉病、大豆食心虫等。

2 阳谷县病虫害防治演变

人类农作物种植历史同时也是与各种病虫害的斗争史。早在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认识到小麦“黄疸”、麻类枯死现象与栽培的关系,明确了合理密植、轮作等防病的作用;在1500~1800a前开始应用农业技术、有益生物和砷、汞、油类、石灰、植物性农药等防治病虫害;1000多年前开始应用铜剂和铅剂防治病虫害[2-4]。建国以来,阳谷县病虫防治措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致可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2.1 “土法”防治时期

解放后至19世纪50年代初期,对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植物农药”和人工捕打的方式。如棉蚜用棉油乳剂、烟梗水、草木灰水、肥皂水等用扫帚洒治;蝗虫靠人工扑打、挖沟土埋等。这个时期防治技术落后,不仅防治的病虫种类少,而且速度慢、效果差。如棉花,由于早期棉蚜危害,延迟发育,中后期又受棉铃虫、红铃虫危害,大量落蕾落铃,一般成铃率很低,减产80%以上。

2.2 “土洋”结合防治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至19世纪60年代初期,对病虫害防治采取土洋结合的方法。1954年阳谷县建立了蝗虫测报站;1960年以后进一步提高、完善了病虫测报手段,及时掌握病虫发生与危害情况,适时开展防治。使用的农药主要有“有机氯”制剂等,用喷雾器、喷粉器等防治多种病虫害。

2.3 化学防治时期

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植物保护组织的壮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农药品种增多,而且防病治虫效果较好,继“有机氯”制剂之后,又发展了“有机磷”制剂等。在防治方法上,由原来的单用单治发展为兼用兼治理,多种农药交替使用,多种病虫害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

2.4 综合防治时期

从19世纪80年代初至今,单靠化学防治发展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保护和利用天敌的综合防治。在该时期,我国农药产业快速发展,新农药、新药械日新月异,从杀菌剂来看,二甲亚酰胺类、苯丙咪唑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苯基酰胺类苯吡咯类、苯胺基嘧啶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得到了广泛应用;杀虫剂中拟除虫菊酯类、氯化烟碱类、抗生素类、苯甲酰脲类、酰胺类、吡唑类、保幼激素类、蜕皮激素类等发展迅速。

3 小结

作物本身的抗性、病源、虫源和环境条件等均与病虫害发生密切相关[5,6]。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阳谷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阳谷县经历了粮油区过度到粮棉区,再过度到棉区,再过度到粮区等几个阶段,同时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量、危害程度和防治措施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防治措施经历了“土法”防治、“土洋”结合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4个时期。目前无论是防治效果还是防治效率均有了飞跃式进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面积使用,效率高、省功、省时农药器械普遍推广给病虫害防治提供的有利条件。

同时,还应看到阳谷县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受自身知识限制,部分农户缺乏对病虫害的了解,出现重虫害轻病害、重治轻防、重化防轻农防等现象;突发、重大病虫害防治困难,应急防治能力差,如赤霉病防治适期仅在抽穗-扬花期,一旦错过时机防治效果较差;新发病虫害危害逐年严重,如玉米田蜗牛、顶腐病等;统防统治水平相对较低,病虫统防统治组织亟待发展壮大。

今后植保部门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测报水平,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将病虫损失控制在低水平,有效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高东,何霞红,朱有勇. 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0(9):1107-1116.

[2] 李会平.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169.

[3] 徐洪富.植物保护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00.

[4] 韩占军.植物保护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68.

[5] 陈建萍,杨东,张美花.浅析小尺度的气象因素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0):23-24.

[6] 黎贤伟.害虫抗药性的综合治理对策[J].湖北植保,2001(3):33.

上一篇:模袋混凝土在拦河坝中的应用 下一篇:冬小麦春季冻害和减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