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油站工艺设计

时间:2022-05-30 07:56:25

浅谈加油站工艺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加油站的卸油油气回收、加油油气回收以及油气排放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指出工艺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了诸多改建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加油站;工艺设计;问题;改进建议

1 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

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艺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要求。

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

2.1卸油油气回收系统设计

卸油回收系统是当汽油罐车在卸油过程中,将油气再次回收到油罐车中的一密闭式回收系统。此系统的回收工艺指的是结合平衡原理,把汽车油罐车的油卸到地下油罐时,会提升油罐液面的高度,同时,在卸油时,排放产生的油气流经油气回收管道中,最后回到油罐车中。此时,必须要立即关闭油罐的通气管道阀门,进而再使用通气管口机械呼吸阀对油罐车中的压力加以控制,使其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中。

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当中,把最初的DN80卸油接口更换为接口为DN100管口,同时也要适量增设卸油油气回收接口的数量,最后与改造后的槽车接口予以匹配。要求卸油回收接口和油气回收的接口都必须采用的是DN100截流阀,同时还涉及到与截流阀所配套的密封式接头以及密封帽。另外,在进行卸油时,首先把卸油的软管和密闭卸油接口和槽车接口紧密相连接,但是,油气回收软管与新增设卸油管以及槽车油气回收罐等必须连接到一起。

一般来说,地下汽油罐通气管都使用的为DN50mm,特别是高位处,必须更换DN80mm,同时和卸油油气管相连接,避免不同标号油在流经卸油总管时,而流入到其它油罐当中,导致混油的产生。在连通的总管或是地面之上伸出两个新通气管,在其中一个通气管的顶部,需要安装压力真空阀;而在另一根通气管的顶部需要按照防爆阻火呼吸阀,这样,在检修过程中,供压力真空阀的使用。卸油油气回收的总管是由高向下并且逐步延伸到地下的,与此同时,与所增设卸油回收接口连接在一起,并且,由于此管道处于位置较低处,因此,通常是将管道内所产生的冷凝液再次回收到低标号油罐当中。此外,还要求油气回收管线与地下油罐的通气管都按照坡度不低于1%的要求与油罐连接在一起。若所使用的是3.5m以上总管进行连通时,给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因此,我们要在地下油罐通气管中安装浮球阀门。

使用上述卸油回收系统时,由于油罐中的液面持续升高,进而,会将油气都排放到与之相连的通气管当中,最后在使用油气回收的总管,将收集到的油气都流入到油罐当中。然而,还需要在各个通气管当中,安设压力真空阀,一般来说,此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开启之后,将油气予以向外排出,换言之,油罐汽油会将汽油罐油气加以置换。然而,其油罐车回收到的油气,一般是在油库置换到储存罐中,而在加油站中并没有产生油气排放现象。通过大量实践证明,油气回收系统效果良好,其回收率高达95%。

2.2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设计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是在为车辆加油时,将产生的油气再次回收到地下汽油罐当中的一个密闭系统中。其原理为:在加油过程中,因油罐的液面不断下降,利用油气回收泵将系统中溢散处的油气回收到较低标号的油罐当中。在此系统当中,是借助回收加油枪或者适当调节气体和液体的比例予以实现的。

2.2.1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

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构成极其复杂,包含多个方面,例如:比例调节阀、油气回收管、真空泵控制器、加油枪等。然而,在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当中,其带有加油枪的内部都安装油气回收真空泵和油气回收通道,同时再和油气回收管道相连接,把所收集到的油气利用管道,再将其导入到较低标号的汽油罐当中。其中,加油油气回收管线都是由加油机开始的,而且以不小于1%坡度逐步坡向低标号汽油罐中。如果坡度要求不能满足大于等于1%时,必须在油气回收罐中加设多个集油槽,此时,加油机至集油槽油气回收罐都会按照大于等于1%坡度要求向集油槽当倾斜,与此同时,在连接集油槽以及标号较低的汽油罐回收管也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坡向集油槽,但是,其坡度必须要大于1%。此系统的管道直径是DN50mm,而且要求压力是0.6MPa。对集油槽中的冷凝液处理时,可以安装受冻排液方式予以排放。

2.2.2集中式油气回收系统

此系统与上述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大体相类似,但是不同的是油气回收泵型号与安装位置是不同的。其中,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是在每个加油机中安装油气回收真空泵,而且通常要安装多台;然而,由于在集中式油气回收系统当中,只需要在一个加油站当中安装一个真空泵,如果同一时间工作的汽油钱数量较多,那么适量增加真空泵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油气回收的能力。此外,分散式油气回收真空泵只可以将其设置到加油机中;然而,一般来说,都是将集中式油气回收的真空泵设置到油罐的四周,或者设置在孔井中。因此,真空泵的安装都是在地面以上完成的,特别是在将真空泵与加油油气回收管线相连之后,首先要流经真空泵,最后流入到标号较低的油罐中,所以,应该在真空泵和加油机间设置多个集油槽。其中,二者相连接的管线坡度必须满足不小于1%坡度坡向集油槽中,若油气回收泵与低标号油罐的管线以1%坡度向低标号汽油罐坡向。此系统管道直径是DN50mm,而且要求设计压力是0.6MPa。

在此系统当中,在将真空泵的控制器与加油机脉冲发生器紧密相连之后,特别是在加油过程中,当控制器获得相应的脉冲信号后,就会自动使真空泵运行,这样一来,整个系统便会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从而使汽车油箱中的油气依次流经油气回收加油枪、比例调节阀、拉断阀、铜管、地下油气回收管线、低标号油罐。如果所有加油机都停止运行,也会使真空泵处于停止的状态。因此,必须要求加油器回收真空泵满足油气回收的具体要求,由此看来,其成本投资是非常小的,而且安全系数也是非常高的,同时又会大大减少加油站能源消耗。但如果地下油罐的油气回收管道过长时,一般都要选择分散式的油气回收系统。

2.3油气排放系统

油气排放系统是将卸油油气回收系统以及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共同收集的油气集中排到油气排放系统当中。通常来说,可供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而吸附法指的是将气体组分借助吸附剂将其进行分离的,此种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其投资的成本也偏低。尽管此种方法的回收率偏高,但是排放的废气不符合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把油气以及空气等的吸收性差异加以分离的,而此种投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极高,而且所排放的废气也都能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要求;冷凝发指的是经过降温使油气各个组分在在饱和状态冷凝成液体,进而将各组分实现分离,尽管此种方法比较简单,然而排放废气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再加上,投资成本消耗也是非常高的;然而,膜分离法指的是借助油分子透模性的不同,将油气成分加以分离,利用此方法得到的废气通常都能够满足国家排放的标准要求,但是,此方法投资成本偏高。上面论述的各种油气回收工艺不仅优点又有缺点,既能相互结合,又能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出各个工艺有时,从而科学、合理的将油气予以回收,并且废气排放也都能够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当前,在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过程中,由于油气排放系统需要消耗的成本偏大,因此,在改造加油站过程中,此系统应用是非常少的。

3 加油站油气回收设计的基本现状分析

自从国内与国外都全面展开油气回收治理工作之后,从而使得油气回收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回收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施工工艺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1)参照现有施工工艺来说,不管气体与液体二者的比例大小,都会存在油气排放问题。而如何参照平衡原理来说,使气体和液体比为1效果是较好的。所以,工作人员对汽车加油时,对油气的收集通常是来自以下几方面:油箱中所挥发的油气有可能会有空气混入,因此,收集到的油气体积比汽车油箱剩余的液体体积要大。若气体和液体比例小于或者是等于1时,会使得部门油气被排出;而如果气体和液体比例大于1时,会导致油罐内部的压力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压力会和排放压力相等,甚至是大于排放的压力。所以,从而使得有些油气是经过通气管道而排出。

(2)参照当前油气回收施工工艺,真空阀不能长时间将油罐控制在负压状态。如果油罐系统的正压力大于76mm水柱,也或是负压小于200mm水柱压力时,就会使真空阀,将油气回收系统中的油气予以释放,由大气吸入空气进入油罐系统当中。此外,在将压力真空阀打开或是关闭时,很容易损坏真空阀,这样一来,会导致压力真空阀处在常开状态。所以,油罐系统也会在常压状态,而油气回收系统也会失去原有的效果。

4 改进对策

作者认为对加油站回收系统进行设计时,最好加装一密闭加油装置,同时还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油气处理装置。如果加油装置为密闭式,要将气体和液体比例为1:1,并且确保油罐中的压力始终保持不变,这样一来,通气管便不再向外排放气体。可以说,高质量的油气装置能够把油罐车回收油气都转变成液体,满足以上要求后,需要对投资成本和可操作性方面进行全面考虑。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解决加油站油气回收问题。

上一篇: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建筑工程在招标管理中的对策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