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30 06:58:06

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综述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复原力概念及其产生背景、研究历程,心理复原力的来源、结构以及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复原力;恢复;

引言:心理复原力概念产生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即为什么有的个体在遭受到威胁事件或严重创伤后能够恢复到良好适应状态,有的个体却在轻微压力下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为什么人类在经历过创伤后,有的人会出现无力感、无助感甚至麻痹感,有的人还会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然而也有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恢复到创伤事件发生以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出现心理复原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能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称为“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寻找能够帮助个体在面临危机或情境的时候,仍然能够屹立不倒、坚持一致、不受到伤害的原因。可见,心理复原力是与创伤紧密相关的。

一、心理复原力的概念

目前,对于复原力的概念还没有确定的定义。复原力的本意是弹性、弹回、有弹性、韧性、恢复力、复原,而在心理学上一般专指“心理复原的能力”。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义复原力的概念:首先,从历程的观点出发来看个体是如何面对与克服困境,复原力是通过个体特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其次,从个体能力的观点出发来描述什么是人能够生存与恢复生活的特征;最后,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生命变动对人造成的积极意义与对人类力量的探索。Johnson & Wiechelt(2004)指出复原力并非固定的能?,而是个体透过与环境互动的交互作用之因应过程,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Rutter(1987)则指出,复原力不是一种绝对的能力,它是面临压力情境时依然能够获得成功的适应历程,拥有复原力不代表着就一定能够抵抗压力,复原力是否发挥作用则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结果。萧文(2001)也认为复原力是一种与生俱?或是经由后天学习的能?与特质,这些能?和特质可以使人在面临压?或是处于危机状态时,保护个人?受压力或挫折情境所影响,并发展出健康的应对策略[1]。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复原力是指能够从困境中恢复常态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历程能够获得成长,掌握有益于未来的成功经验。

二、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历程

有关心理复原力的最早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对精神分裂儿童的病理学研究中开始的。周碧岚(2004)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阶段[2]:

(1)初创阶段(1970—1990)。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关研究发现“有的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高危险的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并认为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是具有某种抗压能力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

(2)快速发展阶段(1990—至今)。这时有关家庭复原力的研究亦逐渐受到重视。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支持系统是家庭。家庭复原力的研究,是从家庭整体层面的角度,探讨如何从整体互动的角度建构健康的家庭。近年来,复原力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到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上来。

三、心理复原力的来源、结构以及生理机制

一般认为个体复原力的来源至少包括了三个可能的方面:先天遗传、早期生活与学习经验以及在解决危机事件后个体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对于心理复原力的结构存在多种观点。Brook (1994)和Garmezy (1985)从人格成长的观点认为心理复原力包括三个层面:①良好的自尊;②和谐的家庭成长经验;③良好的社会外在支持系统。Rak 和Patterson(1996)认为心理复原力包括七个方面:①主动的采取因应策略以解决挫折的经验;②在成长过程中能引起他人积极注意个人存在的能力;③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的经验;④设法使个人生活充满积极意义的能力;⑤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能力;⑥乐于尝试新的经验;⑦拖延需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Konrad 和Bronson(1997)也认为心理复原力包括七个层面:①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件;②处于挫折情境时能将自我与情境作适度分离;③能自我认同,表现出独立和控制环境的能力;④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⑤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⑥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⑦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还有的学者认为内控人格、智力因素、社交技巧、性别等都应纳入心理复原力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心理复原力的结构是复杂的,学者们对于心理复原力究竟包括哪些因子并无一致的看法。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复原力至少包含三个特性:首先,复原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特质,包含自我观念和人格特质;其次,复原力是一种通过个体与环境(内外社会支持系统)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最后,复原力的结果是应该朝向积极、向上的目标,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行为结果。

雷鸣,张庆林(2009)总结了对心理复原力的两种生理机制:

①个人能力视角,这种观点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个体自身具备的能力,注重探讨其大脑神经机制。包括将心理复原力归结为对创伤记忆无意识闪回的有效抑制、将心理复原力看作是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将心理复原力视为个体神经生化物质的有效调节

②发展结果视角,将保护因子在应激反应中的积极影响视为心理复原力的机制。

四、关于心理复原力的相关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对复原力的研究开始后,形成了对复原力研究的两种范式[3]:一种是以“变量”为研究中心,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考察心理复原结果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即这些因素对心理复原力的直接影响和中介与调节作用。例如谭水桃等人(2009)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表明[4],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因子对其心理复原力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与家庭环境中七个因子(亲密感、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矛盾性)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另一种范式是以“被试”为中心,目的是确定心理复原个体同其他个体的鉴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典型心理复原个体的心理特征。在目前有关对复原力的研究文献中多采用以被试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目前国内已开展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贫困大学生、孤独症患儿父母等群体心理复原力的相关研究。

心理复原力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并成为病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一个研究课题。有关复原力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复原力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强调个体的积极的能力和特质,并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给个体带来成长。(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萧文.灾变事件前的前置因素与复原力在创伤后压力症后反应心理复健上的影响,九二一震灾心理复健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32-40.

[2]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10):132-135.

[3]雷鸣,张庆林.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9,Vol.17, No.3,616–622.

[4]谭水桃,张曼莉,孙利娜,金巧红,郁鹏程.不同心理复原力中学生家庭环境因子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44-146.

上一篇:溅射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材料的经验总结 下一篇: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