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机械设备施工使用方案

时间:2022-05-29 10:38:17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机械设备施工使用方案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拥有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成为水利水电施工的主要生产手段,决定着施工生产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搞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已成为施工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立足市场的重要条件。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是施工机械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是摆在我们广大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方案

1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标志

正确使用机械包括技术合理和经济合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技术合理就是按照机械性能、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机械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机械。经济合理就是在机械性能允许范围内,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以较低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技术合理和经济合理的要求,机械的正确使用主要应达到以下3个标志。

1.1高效率

机械使用必须使其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综合机械化组合中至少应使其主要机械的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机械如果长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那就是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

1.2经济性

在机械使用已经达到高效率时,还必须考虑经济性的要求。使用管理的经济性,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使单位实物工程量的机械使用费成本最低。

1.3防止机械非正常损耗

机械正确使用追求的高效率和经济性必须建立在不发生非正常损耗的基础上,否则就不是正确使用,而是拼机械,吃老本。机械的非正常损耗是指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机械早期磨损、事故损坏以及各种使机械技术性能受到损害或缩短机械使用寿命等现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小非正常损耗。

2影响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以上3个标志是衡量机械是否做到正确使用的主要标志。影响到这3个标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和人的因素,也有各种技术措施方面的因素等,下面对影响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2.1施工组织设计

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经济性和高效率,首先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及具体机械设备的选择。如果方案、机型、配套组合等等不合理,那么在运行阶段无论怎样精心操作,加强管理都无济于事。

2.1.1采用最经济的施工方案

要立足于企业现有的机械及通过租赁能获得经济使用的机械,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应采用最经济的施工方案,使单位实物工程量的机械使用成本为最低。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内,应使机械选择及配套组合为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提供先决条件。在机械化施工中,机械的选用和组合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是优质、高产、低耗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和充分发挥机械效能的关键。

2.1.1.1编好机械使用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机械使用计划。编制时要采用分析、统筹、预测等方法,计算机械施工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作为选择调配机械类型、台数的依据,以尽量避免大机小用,早要迟用,既要保证施工需要,又不使机械停置,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率。分析比较,按经济性择优选用。

2.1.1.2合理组合机械

多台机械联合作业时,只有合理组合和配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台机械的效能。合理组合机械的原则如下。

(1)尽量减少机械组合的机种类。机械组合的机种数越多,其作业效率会越低,影响作业的概率就会增多,如组合机械中有一种机械发生故障,将影响整个组合作业。

(2)注意机械能力相适应的组合。在流水作业中使用组合机械时,必须对组合的各种机械能力进行平衡,如作业能力不平衡,会出现一台或几台机械能力过剩,不能发挥机械的正常效率。

(3)机械组合要配套和多列化。在组织机械化施工中,不仅要注意机械配套,而且要注意分成几个系列的机械组合,同时多列地进行施工,以免组合中一台机械损坏造成全面停工。

(4)组合机械应尽可能简化机型,以便于维修和管理。

(5)尽量选用具有多种作业装置的新型机械,以利于一机多用,提高机械利用率。

2.1.2重视机械的配套使用

(1)工序机械配套。如土方工程中,不仅有挖土、运土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还要有平整、压实机械(平地机、压路机、振动夯、洒水车等),要做到机种、数量和工序配套。

(2)机械的规格、能力配套。如自卸汽车应和挖掘、装载机的容量相适应。

(3)同一台机械的主机、副机和一机多用的配套。

(4)组合机械中应以关键及重型机械为基准,其它配套机械都应以确保关键及重型机械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

2.1.3选择新型机械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机械不断涌现,工程施工机械向大容量、高速度、低能耗、液电化方向发展,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考虑选择新型机械设备。

2.2操作、维修、管理人员配备和协调工作

施工机械是由人直接掌握的,机械使用的好坏,生产效率的高低,都取决于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强政治教育,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2)合理配备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根据机械类型和作业班次,按照定额配备技术等级符合机械技术要求的操作和维修人员。

(3)机械设备管理是全员管理,机械管理人员要搞好培训,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应知应会要求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操作证,凭证操作机械。

(4)坚持定人、定机,建立岗位责任制及交接班制度。

(5)严格执行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使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机械使用检查评比活动。

(6)制定合理劳动组织形式,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经济核算,组织检查评比。

2.3运用管理因素

(1)避免低耗、低负荷使用(大马拉小车),避免降低性能范围使用。

(2)避免超载、超负荷使用(小马拉大车),避免超性能范围使用。

(3)正确使用油料,注意油及液压油的正确使用,要符合用油规定及原厂的规定要求。

(4)应按照规定的维修保养制度要求,及时保养与检修,杜绝失保失修,带病运转等现象,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5)禁止违章作业,避免机械事故。

(6)其他技术服务措施、走合保养、换季保养、材料配件质量等等应符合规定要求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技术供应。

3.加强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目前,水利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于机械设备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扭转只看中短期利益的行为,从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上和各项制度上,坚决废弃拼设备、吃设备,至用不修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有一个统一认识:机械设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只有强化企业设备,不断更新,改造机械设备,才能增强企业活力。

3.2健全管理机构,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

水利施工企业在技术力量配备上,机构设立上都是以水工专业为主,有些企业的设备管理机构设在技术科,技术负责人一般由于水工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很难对机械技术全面负责,导致机械技术管理相对薄弱。因此,水利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配备设备专职管理人员(包括维修人员),其比例以3%~5%为宜。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全部设备进行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的统计分析和全面分析,掌握各类机械设备的状况,进而科学地提出设备维修、使用计划和更新改造方案,并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是个综合管理过程,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只要各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使机械设备流畅运行,发挥最大功效,为经济建设服务。

上一篇:浅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问题 下一篇: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