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9 07:35:05

旅游管理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给旅游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对于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专业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笔者结合旅游管理教学实践,从学习目的与兴趣、课堂活动评价、教师角色定位等角度入手调查梳理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力图探究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爱好和社会需求等角度组织教学活动,更加关注教育对象需求和兴趣[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在管理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概述

本研究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对先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进行总结归纳,借鉴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采取实践教学、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程度、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评价,并形成研究假设,采取教学实践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构建符合旅游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大连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1-4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6份,年级分布状况如下,一年级64份、二年级61份、三年级39份、四年级42份,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填写问卷,因此本次调查问卷收回率100%。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旅游专业课的认识,对授课老师课堂角色的认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认识以及目前该教学法的适应性与存在的问题等诸方面。

(二)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能够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积极主动寻求有关信息,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2]。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旅游专业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其对专业课学习缺乏兴趣,统计表明学生对专业课不感兴趣的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专业前途不明确(约占35.3%);学习本身目标不明确(约占24.6%);对课程设置不感兴趣(约占14.8%)。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发展,行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传统就业观念、企业薪酬期望差距较大、基层岗位锻炼时间过长等方面因素形成了很多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前途不明确的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

从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专业技能需求所占比率最高。因此,在可以在教学大纲上适当调整课程结构以增加专业技能课的设置,本次调查显示《旅游文化》(约占27%)、《酒店实务》(约占29%)、《旅游地理》(约占25%)位列学生希望增加的专业课前三位。笔者所在学院就将酒店实务类课程与酒店管理信息系统(OPERA系统应用)结合起来开设,力图在课堂教学中扩大实践课的内容,增加课堂的情景模拟,促使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课堂活动评价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参与课程教学活动[3]。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性,因此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中更加偏爱“组织实践、实习”的方式,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同学对于专业实践教学的认可程度最高,三、四年级的学生受大三或者大四参与校外实习影响,对于“组织实践”学习兴趣有所降低,但还是高于其他教学方式,“教师设问,学生讨论”的方式也较为受到学生的青睐。

在课堂教学中,83.5%的人认可Presentation活动,97.6%的人认可情景模拟,96.1%的人对小组讨论持积极态度,83.5%的人认为课后布置作业对专业学习有帮助。总体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情景教学、小组讨论、Presentation 等多样的教学手法,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更好营造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思路。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角色定位

教师素质是“以学生为中心”模式实施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意味着教师职责的减轻和作用的削弱,与此相反,对教师的职责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前三位是“讲授专业知识、组织小组活动和参与讨论”。课堂角色上,学生更多是希望老师在教学中是一个组织者与协调者。本次调查在“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选项中“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学习生活中的顾问”所占的比率很大。也足以说明在课堂实践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诚然,事实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与不均衡性。但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若想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在课堂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应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充分理解、关爱,才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创造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与课本的权威性不再是实践教学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单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将被“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参与式教学所逐渐取代。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包含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及教学设备等诸多要素。比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就是从该专业教学模式特征、教学活动设计、师生关系构建等方面入手对旅游管理专业活动中诸要素之间的整体设计和优化组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参与性等功能特点。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把握专业教学模式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是内容与几种教学方法简单的整合,而应当纳入系统思考,深入结合旅游专业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应实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根据已有教学条件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不仅兼顾教学环节整体性与系统性,还应强调其参与性与实践性。

(二)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班级设置普遍在30人以上,班级人数越多,学生个体呈现差异可能越大。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特点,教师就很难有针对性地把不同的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自然活动锻炼的机会就少,甚至会养成一些学生的惰性心理,形成不思考、不参与的习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则面向全体学生,积极为全体学生打造交流、学习平台,在全面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参与程度,渗透知识的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参与教学内容思考、讨论的深入与广度,从而保证最优教学效果。

(三)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严格等级制度上支配地位与从属地位的区别[5]。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种社会互动,是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流,亦可视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行为,交往主体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只有坚持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原则,才能保持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互相理解,从而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四)注重教学灵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开展教学,教师安排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引导教学的作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好灵活性的“度”,将引导也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运用启发、示范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共同探索研究,能够积极与他人讨论、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四、结束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学习方式上的过程性、体验性,同时对于旅游管理这样实践教学要求高的专业,硬件设施也需相应跟上,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敢于优化课题体系,加强与业界沟通,与酒店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酒店选派行业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担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参与实训等,使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环节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04):54-56.

[2]张奇,郭瞻予,张忠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郑建辉,于守武,南守宇.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3):63-65.

[4]吴学甫.“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适应性调查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07(01):29-30.

[5]赵志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J].职教论坛,2009(09):1.

作者简介:孙文选(1965-),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文化研究。

宋 刚(1982-),男,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上一篇:土地换保障 下一篇:登封市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