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特色资源” 助推“绿色产业”

时间:2022-05-29 05:38:08

【前言】利用“特色资源” 助推“绿色产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冬时节,笔者来到位于“华中天然药库”神农架与武当山山水相连的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农发行房县支行行长程良涛指着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介绍说:该公司是集兽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拥有七个机型的现代化药剂生产线,研发产品达200多种...

利用“特色资源” 助推“绿色产业”

位于湖北西部的十堰市,她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有号称“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还有极其丰富的林特、药材、茶叶等“特色资源”。

谈起如何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时,十堰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蒋国财深有感慨地说:为把这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农发行十堰市分行本着“拓展思路、完善机制、突出特色、优化服务、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高起点、上规模、有特色、重效益”的要求和“农发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杠杆的“撬动”作用,助推绿色产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十堰市分行已累计投放农业产业化贷款7.5 万元,支持34家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科技含量,从而使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由小变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龙头”。

科研先行:变药材“宝库”为“财富”

素有“华中药库”的房县,与神农架山水相连,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据史料记载:全县拥有中药材品种资源达2000多种,很多品种适宜人工种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支持企业把中药材“宝库”变“财富”,运用信贷资金引导企业、农民走“兴山致富”之路,农发行房县支行先后投放贷款3.16亿元,支持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1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了一个个“绿色产业”。

初冬时节,笔者来到位于“华中天然药库”神农架与武当山山水相连的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农发行房县支行行长程良涛指着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介绍说:该公司是集兽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拥有七个机型的现代化药剂生产线,研发产品达200多种。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实现利润220多万元,先后评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神农本草、地道中药”。走进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一条醒目的产品宣传语映入眼帘。在通过国家药品GMP达标认证的车间里,员工们正忙碌着对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净制、炒制、蒸煮和切片,一切井然有序;在产品仓库里,上千种产品地有序地摆放在一排排药架上,整个中草药仓库散发着浓浓药香。

公司董事长张文明兴奋地拿起一袋中草药产品介绍说:公司是集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信贷化药业生产经营企业。在农发行房县支行的信贷扶持下,公司先后购置加工机械80多台套,建立中药饮片生产车间两栋,按照GMP达标建设标准车间3000,年设计加工生产中药饮片规模达到5000吨。同时,公司按照“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科研带生产、效益兴企助农民”的方式,采用订单的形式,分别在在房县、竹山、竹溪、神农架等方圆100多公里,建立中草药专业村和合作社近百个,发展绿色(GAP)订单种植农户3万户,其中100亩以上的农户达3000多户,药材面积6万亩,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的完整产业链。

说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张与农民签订的订单:2011年5月24日,房县门古镇四方村农民高玉翠向该公司赊购桔梗种子13公斤、种植4.5亩。两年种植期间,公司还提供施肥、驱虫等技术指导。桔梗成熟后,若市场价高于订单保护价,则以市场价收购,若市场价低于订单保护价,则以保护价收购。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目前,种药农民每亩收入达到25003000多元。真正实现了企业、农民双赢的目标。2011年,公司实现产值1.1亿元,销售收入8500万元,利税320万元,并带动订单农民户均增收8000到12000元。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房县,农发行扶持的神农本草、武当药业和武当动物药业等龙头企业极大地拉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房县新发展中药材8.57万亩,全年种植面积达13.7万亩,实现总产量4万吨,全县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产值达到3.54亿元,中草药已成为房县、乃至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创新服务:

信贷“杠杆”撑起“绿茶产业”

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东段北坡,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竹溪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成就了竹溪县丰富的茶叶资源。

竹溪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有武则天钦定竹溪茶的传说。然而,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改制后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产品开发一度限于困境。为帮助企业走出产品研发困境,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农发行竹溪县支行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信贷“杠杆”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围绕建设茶叶大县、全国有机绿茶名县为目标,走综合开发之路,实现了茶叶产业的跨越式升级。该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中国有机绿茶之乡”。

“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贡”。这是人们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竹溪县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的大门的赞誉,也是该公司实施茶叶综合开发水平的真实写照!

走进公司宽敞明亮的茶叶系列产品陈列室,从那琳琅满目的产品、那“汲取自然精华、引领健康时尚、传承贡茶文化、永续和谐经营”的方略中,我们仿佛进入到梅子贡茶的历史文化隧道,品味了贡茶千年飘香,一路走来,顿感茶香氤氲,茶道悠扬!

陪同的公司经理陈昌维介绍说:多年来,梅子贡公司在农发行竹溪县支行的支持下,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经营模式,坚持依托华农大、湖北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走科技兴茶之路,实行茶叶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目前,公司自有茶园基地4.2万亩,、原生态贡米基地8万亩、农特产品基地9万亩,直接辐射双竹园、梅子垭、青龙寨、令旗沟、牛角、溜口、庙梁等58个茶叶专业村、茶农3万多户,10万多人,年可采摘各类鲜叶2500吨。现已开发“梅子贡”系列有机绿茶、乌龙茶、茶食品、茶超微粉、原生态贡米等六大系统70多种产品,“梅子贡”荣获“中国安全信用品牌”、2010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等殊荣。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茶叶综合开发利用率达到70%,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

茶叶科技产业的创新、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使竹溪县“茶叶产业”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巨头”。目前,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0.4万亩,产量970万斤,其中规模万亩以上的乡镇6个,千亩以上的专业村20个,中小型茶场达148个,实现收入5.8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7%,茶叶已成为竹溪县“兴茶富民”的支柱产业。

资金给力:

变“传统养殖”为“循环产业”

位于南水北调工程“前沿”的丹江口、郧县,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养猪为过年、养鸡挣个油盐钱、种田吃个肚儿圆。”养殖业是千家万户农民的产业,多年来,养殖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势力弱。因此,养殖产业一直被列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短板产业”。

为变“短板”为“长板”,农发行十堰市分行把支持养殖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循环发展作为带动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雨润集团是我国鸡肉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也是丹江口市引进的首家“养殖业龙头”。为帮助企业力克“短板”,走循环养殖、产业带动、规模生产之路,确保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项目的原材料供应,农发行丹江口支行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链条”链接优势,先后分别为雨润集团配套的孵化、肉鸡养殖、物流运输、种植、包装等“产业链条”企业贷款8300多万元,从而不仅培植了全市规模最大的肉鸡产供销一体化的“养殖产业”,而且带动了丹江口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养鸡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环保新问题鸡粪的处理与再利用。

为变“废”为“宝”,循环开发,农发行又投放贷款800万元,支持湖北兴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鸡粪生产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由于养鸡场鸡粪对周边环境及丹江口库区水源的污染,又实现了肉鸡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目标。截至2011年底,全市养鸡产业共带动当地1600多户农民养殖肉鸡致富。目前,该行支持的肉鸡相关产业已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实现利润2836万元,养殖业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加强风险管控确保稳健发展 下一篇:长风万里 美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