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部片电影书写的历史流变

时间:2022-05-29 05:32:41

解读西部片电影书写的历史流变

【摘 要】作为最能体现美国民族性格,以及最为彻底的类型化叙事影片类型,西部片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变迁的洗礼。本文以美国本土西部片为例分析美国西部片在传承中的演变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探究西部片不断变化的叙事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西部片;风格变化;原因解读

西部片作为美国本土“原创”电影类型,如今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不断演进的好莱坞类型片历史中,西部片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形式,俨然成为最为成熟也最为复杂的类型片样式。在相关作品中可以看到西部片的不断演进,通过对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外在形式的变化的内在实质驱动力。

一、西部片的使命诉求

在常规的西部片中,观众很容易识别出西部片的“规范符码(CODE OF CONVENTIONS)”,大漠孤烟的荒原草莽,以及破旧的城镇小酒馆。人物情节也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孤胆英雄面对匪徒威胁挺身而出,或纵马奔驰或持枪开战,义薄云天而又后发制人的英雄气概类似中国武侠片中的侠义世界。但实际上这些类型化叙事符号并不能完整概括西部片的整体风格。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西部片的深层实际就是开拓西部地区的传奇。

首先,基于将国家历史理想化诉求。西部片作为直观化的视觉媒介通过还原历史原貌,讲述美国开拓西部开发的历史和传奇故事,其本身就实现了西部片的历史文化使命。西部片的宏大场景构图原则具有史诗化的悲壮,作为类型化叙事的一部分,不仅交代了时空背景,也实现了电影语言的幻化,将生存环境的艰难与开拓西部的悲壮并置而避而不谈西部运动中圈地运动和暴力手段。

其次,基于国家意识形态诉求。西部片力图美化西进运动,力图体现白人文化传道者身份。西部片成功的将美国国民性格和独立精神展示在银幕上,帮助美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诸多影片中的白人主角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被迫奋起抗击,在电影书写中从来都是在宏大荒芜充满令人好奇色彩的西部地域中展开,这样的时空嫁接显然不是无意识的,在传统西部片中,印第安种族或外来入侵的不法之徒等均作为恶势力的他者出现在开拓西部运动的进程中。从而树立起美国以和平的名义去扩大疆域历史使命。

第三,基于道德考虑的诉求。西部片通过史诗性的描述,一方面把历史理想化;另一方面通过放大银幕上最纯粹和原始的善恶的二元对立,试图推广美国道德体系。在一个历来崇尚个人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国度,任何限制个人发展和危及个人尊严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威胁。在这种道德规范的驱动下,法律的建立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被提升。代表正义一方的白人与代表恶势力的外来一方交锋在所难免。同时这种神化白人偶像的行为也作为一种道德宣传行为,为美国根深蒂固的道德文明注解。

二、西部片的演进

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演进和电影观念的洗礼,西部片经历了草创初期,黄金发展阶段以及后来的衰退阶段,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和代表作品。作为大师荟萃的电影类型,西部片在很长的时间里体现出强大的魅力,并不断地改进以增强适应观众品味的能力。

1.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草创阶段

这一时期产生了西部片的雏形,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西部片的符号性类型化元素。1903年,爱迪生公司的爱德温・S・鲍特在新泽西拍摄了《火车大劫案》成为西部片的“开山之作”,本片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次向美国乃至世界观众展现了西部片的叙事模式:左轮手枪射击,策马奔驰原野的实景拍摄,以及无辜主角被迫奋起反抗的情节脉络等。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造梦机器开始在银幕上塑造牛仔明星,如G.M.安德森、威廉・S・哈特等人,为西部片类型聚集观众。以《火车大劫案》为代表的早期无声西部片开创了分镜头拍摄,通过对故事结构的安排,已经初显史诗化的特征。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大多数作品都属平庸之作,只是象征性将西部壮丽的田野风光搬上银幕。只有比如约翰・福特的《铁骑》通过叙述开发西部的资本家在修筑铁路时与印第安人的斗争,加深了观众对白人主人公的情感认同。

2.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西部片创作进入黄金年代,大量优秀的西部电影被生产出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以及经济影响,又先后出现了若干小的创作浪潮。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西部片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1940年前的罗斯福执政期间,因为战前的国内外局势凸显了电影的国家意识形态工具的作用,诸多西部片的轮番上演强化了美国民族意识。在当时的许多西部片中可以看到美国国家意识的缩影,剧情大多讲述白人在西部遭遇印第安人等异族的非法侵略而奋起反抗,歌颂了美国独立的民族性格和不屈不挠的自由主义精神。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了被誉为“好莱坞叙事形式典范影片”《关山飞渡》,塑造了主角林哥小子为拯救驿车上的人而对抗印第安人围攻的故事,强化了美国国家责任感的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的众多电影中,美国白人作为自由开拓者和无辜被损害者的形象频繁出现,而印第安人等异族常以邪恶、落后、原始的他者形象出现。而女性在这部电影中作为一个被拯救的弱势群体出现。一方面,男性对女性的救赎肯定了男性在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法律对主角林哥小子的法外开恩,将功补过的描写契合美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宽容性。

二战的胜利让美国赢得了无数荣耀和认同,电影作为国家宣传媒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观众对西部片歌颂英雄和传统三段式的叙事套路已经驾轻就熟,“而他们对都市化,工业化和高科技所带来的乌托邦式的承诺也变得不那么乐观,再加上当时强烈的冷战思维和自以为是的孤立主义”,电影人转变思路发展了被巴赞成为“超西部片”的电影模式。如1952年,弗雷德・齐纳曼导演的《正午》,在这部心理西部片中,既有小说细腻描写,又能发人深省。在这部电影中,女性地位不再只是被拯救者以及性感陪衬,而让男性作为被拯救角色,颠覆了经典西部片的传统。另外,1956年,约翰・福特导演的《搜索者》进一步改变了传统西部片中印第安人穷凶极恶的种族特点,而赋予他们一定人性化的特质,通过表现他们抚养白人孩子长大而表现他们在野蛮的外表下开始具有的“人性”,虽然本质上,对他们的描述还停留在野蛮未开化等待白人教化的阶段。

上一篇:浅论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匡正与限制 下一篇:对公共犯罪空间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