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电工技能课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时间:2022-05-29 05:19:30

浅谈在电工技能课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摘要】创新教学法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电工技能课程的特点: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更为重要。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观念,锐意改革,提倡创新,建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巩固基础知识,带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高端人才。

【关键词】电工技能 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职类学校传统的课程模式已与现代经济社会不相适应,难以与企业对接。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本人教学体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能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谈一下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的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才会有精彩的课堂呈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

二、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讲到因材施教,个别对待教育,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人――孔子。是的,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在我们教师队伍当中,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卷子。长期以往,就出现了所谓的后进生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并启发他们思考“还能怎么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操作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还可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完成必做实验后,去研究和设计选做实验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电工技能兴趣小组,开展电工技能制作大赛,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动手实验,发挥其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意识的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将各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这是职业教育的需要。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是所有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课堂上,可将《电工技能》的学习与其它课程尽可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 学生画电路图时,我们不提倡手画,而是要求学生用protel软件画电路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又如:在讲仪器设备的使用时可结合仪器面板上的英文,以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仪器设备上每一个按键、每一个旋钮的功能,再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及演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并提出问题,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为他们今后独立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奠定了基础。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工技能实践,这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增强实训中的巡回指导

实训课的重点是学生自己练习,教师主要做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给予解答,但有些问题只需提示,尽量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接线实训中,学生在布线工艺上经常犯错误并且时常不知道继电器的接线方式,致使通电检查时电器线路无法正常使用,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控制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元件的动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给予适当提示,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接着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亲自、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

五、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以实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电工技能课程中以“有用”与“有趣”引路,大胆引入小课题,常见的有电子秋千等电动玩具,有音乐门铃、无线话筒等小电子产品,有日光灯、台灯等小家用电器,有电视机、音响大件中功放、稳压电源等部件。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内容中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态度,辅以广泛开展探知的时间和空间,将带给学生健康的有收获的成长。

2. 以实际应用为主体,设计好训练内容以保持兴趣

创设的主题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在实训课中先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如上《日光灯故障的检修》一课,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亲自检修教室里有故障的日光灯,在《单相电动机的结构》课上,让学生当场拆下教室里的吊扇,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最后,归纳出造成上述故障的原理。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解决小家电线路故障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到自己维修好的电路能正常运行,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电工课程的劲头就更足了。

3. 重竞赛,以激活兴趣

青少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效果。实践证明,在实训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六、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上好实训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专业课,而且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实训。培养一支适应社会急需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包括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工艺、新技术,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2.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重视师资培训,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学校和相关专业科室下大气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全体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并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如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在平等竞争,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加以择优聘任等政策。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种种冲击,但我们要相信我们的改革创新方向是正确的。当然,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还可以采取其他教学方法。教有法但无定法,对我们教师而言,必须从各学科特点出发,从生源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映红.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2008(3).

[2]林玲,王瑾.电工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4(6):88.

[3]陈素芳,张迎辉,常江.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

[4]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上一篇:初中化学课改形势下课堂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