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

时间:2022-05-29 04:26:18

浅谈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

摘要:科学进步,使得新的施工技术与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日趋复杂的建筑项目工程,建设单位作为房产项目的终身责任人,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优化项目开发各环节,保证了企业效益同时也提升了企业信誉。

关键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流程解析

中图分类号: F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沿革和发展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开发方,通俗的说就是建设工程的甲方单位,其承担起了从可行性分析到拿地、报建、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到投入使用(销售、租赁)的全过程管理,综合性极强。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很多是以指挥部的形式出现,其管理多是以行政指令方式,项目管理方式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系统性差。随着《建筑法》实施,建设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终身质量责任,房地产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优秀的管理理念作为需求逐渐引入,专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形成项目公司或项目管理部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专业管理。

二、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流程解析

项目开发前期程序抛开来说,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建设项目的管理实际主要是建设单位对其他三个参建方的整合和协调。

1、针对勘察设计的项目管理

勘察设计的管理主要是为达成两个目标:其一、设计具有安全性、实用性和满足项目目的的建筑产品,其必须是符合特定目标客户需要和具有优秀性的;其二、满足项目经济指标,在吸引客户群体的同时,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成本计划内。项目意图的实现主要在设计环节。

针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是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的质量目标和项目意图都靠施工过程来实现,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施工单位能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来完成项目产品。建筑工程有其唯一性和特殊性,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尽管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主要是靠人力来完成,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可管理的特点。

目前,很多建筑单位都受到传统建设理念的制约,在施工单位招投标过程中只注重投标价,没有将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工程建设准入条件完全挂钩,使一些技能素质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进入到施工现场中,给工程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据有关资料表明,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只注重安全管理的监督功能,没有很好将安全监督和服务两者有机联系起来,造成了一系列安全隐患,隐患发生后没能及时整改,由此影响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展。还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安全保护措施并不重视,不具有针对性,一旦面临施工作业特殊情况时,就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

所有上述问题最终体现在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上,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存在合同关系,项目管理首先是要做好合同管理,明确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目标,引入经济措施,在合同中明确奖励及处罚内容;其次,是引入监管机制,现有法律法规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项目施工的资质、施工项目组建和人员要求均有明确的要求,按要求配置项目管理组织能对项目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其三,增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力度和主动性,根据项目规划编制合理的计划书明确进度和质量、安全控制节点,并与各相关参建单位取得共识,集众家之长,落实施工单位编制详细计划书;其四,加强经济费用监管,落实项目账户专款专用,在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挪用项目专项资金的情况,造成项目资金紧张,进而影响质量、进度和安全防护。项目管理中对项目资金的用度能有效监督,将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3、当前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的监理制度应该是一项有效和必须的制度,政府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地探讨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监管。监理单位的引入实际上是针对建设单位专业知识缺乏而对项目专业管理的一个补充。监理单位在形成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在执法管理上,未落实个人责任制;在执法力度上,未形成现场督促制度;在执法素质上,未实现高水平,高素质,高管理。在出现如上问题同时,现场工程质量较难达到既定要求,造成质量管控缺失。

目前政府部门也对上述情况有了明确认识,例如上海就出台了文件,明确监理费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上浮20%,并设置专项账户。关于监理从业人员资质上也做了明确,执行注册监理师制度,持证上岗。监理单位的指令如有不执行的可以上报监管部门。

而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上针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量:其一,严格执行政府指令文件,落实监理费用和监理人员设置管理;其二,充分利用监理的专业水平,最为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的有力补充;其三,明确监理单位第三方监管的立场,合作共同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

4、项目参建各方的整合管理

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规范运用较多,人力数量较多,管理单位较多,不仅有项目参建单位的项目管理也有政府部门及其他检测部门的协调。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作用就体现在整合、协调及监督方面,为保证项目的实施,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把各参见单位的工作融合到项目上,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设计意图要组织针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交底,对于施工现场的问题要组织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检查和解决问题,对于各单位的进度执行情况要充分估计落实费用问题,项目执行过程中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验收程序。

三、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

1、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运用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实际中去,并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2、加强对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管,主动引入外部监管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除了要由工程建设的相关方参与外,还需要社会上的其他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监督部门对每一次检查结果要进行记录,对一些建筑工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严重的要进行停工整顿。例如很多施工单位常会出现的噪音污染问题,就要由环境保护部门来进行监管。一些施工现场的用电不规范问题要由电力部门进行监管。社会上监督力量会给建筑单位带来更大的压力,会迫使其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也能促使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制定工作计划表

工作计划表既是对自身工作的计划也是工程任务的下达,明确的项目目标体系是对项目管理执行情况的约束,有上行下效的作用,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建设,可以充分借鉴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监管手段,借鉴并提高。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其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完善项目管理,做到建设单位不仅仅是投资方,而更是一个对工程、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许文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05).

[2]许玉兰,郑凤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0.

[3]田景富,郑实.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 下一篇:浅析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监理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