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诚信危机及其体系重构

时间:2022-05-29 03:17:17

浅析社会诚信危机及其体系重构

摘 要: 当前社会诚信水平已降至警戒线,诚信危机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隐患。对于如此广泛的社会失信行为,必须探究其深层原因,重构社会诚信体系。作者认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需完善诚信建设内容,丰富诚信宣传教育形式,加强诚信建设组织领导。

关键词: 社会诚信 危机 诚信体系 重构方法

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在各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隐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由此可见,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社会诚信建设问题目前已引起多学科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社会诚信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成绩显著。但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对社会诚信建设的系统性研究还很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应用价值。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对策,以期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社会诚信缺失现状及其危害

诚实守信,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社会的到来,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诚信的缺乏,不再是个别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个人生活及社会公共生活中都产生了诚信危机。2011年2月间,《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在京沪穗蓉杭等5座城市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作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的被访者评价“一般”,而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这一抽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目前诚信状况已降至警戒线。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缺失日益严重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说,诚信缺失容易引发公众心理焦虑,社会秩序失衡。诚信缺失导致人人自危,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而时刻提防他人,因此缺乏安全感和团体感,久而久之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焦虑。而且,当过度的自我防卫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整个社会会变得非常敏感脆弱,容易受一些偶发因素影响作出过激反应,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失衡,难以维持常态。其次,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诚信缺失会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相互之间的日常交往中,交易往占有很高的比重。只要是交易就会产生成本,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诚信缺失相互欺诈导致交易方式倒退,交易成本上升,限制了交易空间的拓展,增加了交易成本。

二、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对于如此广泛的社会失信行为,必须探究其深层原因。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社会转型真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诚信道德教育滞后和法律制度不完善。

(一)社会转型真空。社会转型是导致诚信缺失的宏观环境。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信任结构正面临从传统的“人格型信任”向现代的“系统型信任”转变。[1]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由人格信任、亲缘(熟人)信任构成的以人格自律为基础的信任结构正面临巨大冲击,其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在不断地减弱。与此同时,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省与他律、强制性约束与引导性约束有机结合的立信授信结构尚未形成。因此当前社会诚信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的真空状态。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利益的追求来自人的需要,是人自身存在的最基本的要求。人类活动在最终意义上都可以归结为利益。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现阶段诚信危机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对利益的无限追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约束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部分人把追逐名利作为行动的唯一动机,不惜破坏社会诚信。[2]

(三)诚信道德建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诚信观的历史惯性阻碍现代诚信理念的形成。传统诚信文化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诚信文化带有浓厚的人伦色彩,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和自律性,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熟人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更多地强调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强调德性而忽视规则。而现代诚信理念则强调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基于文化发展的历史惯性,传统诚信理念仍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诚信观的形成。二是现代社会诚信道德教育滞后。一方面诚信道德建设内容滞后,与时展脱节,不能反映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诚信道德文化教育宣传简单化、理想化,导致信仰淡漠使人们缺失坚守诚信的内在动力。

(四)诚信制度法规不完善。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说过: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3]从斯诺对制度内涵的界定就可以看出为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通过制度对个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管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还不完善,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三、加强社会诚信建设,重塑社会诚信体系

诚信社会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时期社会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完善诚信建设内容是前提,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是基础,强化诚信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规范诚信建设客体是最终目标。

(一)科学界定诚信建设内容。现阶段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诚信并不是对传统诚信的简单复归,而要赋予其鲜活的时代价值。首先,充分认识社会诚信的当代价值。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文化的到来,能否坚持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社会交往中是否诚信不仅关系到交易的成败,更影响到交易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诚信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其次,当代社会诚信建设应坚持德法并重。现代诚信观是自省与他律、强制性约束与引导性约束有机结合的立信授信结构。[4]一方面,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诚信法律制度建设。

(二)加强诚信文化教育,构筑社会诚信理念。何谓“诚信”?“诚”指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指“内诚于心”,体现一种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体现一种外在的社会关系。“诚”更多地是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更多地是指“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5]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规范。中国历代思想家都非常重视诚信建设。孔子提出“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时至今日,诚信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把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培育诚信理念,使诚信理念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闪出新的亮点。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养成教育。诚信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要从基础抓起,把诚信道德规范纳入到不同层级的学校教育中,尤其是纳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加强诚信文化的社会宣传。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实施诚信道德宣传教育,创新诚信宣传形式。如加强和创新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树诚信标杆、规范从业宣誓等,使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道德品质并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形成全社会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欺诈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加强诚信建设的组织领导。诚信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民间、立法和执法等部门多头并举。首先,率先垂范,构筑诚信政府。在现代社会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关键,政府在社会诚信建设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现阶段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建立健全对公权力的约束机制,形成权力有限化,监督公开化;三是加强政府公务人员诚信意识,发挥其引领和表率作用。其次,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保障和引导民间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为诚信建设助力。再次,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并规范社会诚信秩序。最后是构建多层联动的社会信用服务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形成完备的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有效解决现代社会各类人际交往大幅度增加所引致的信用信息供不应求和交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具体做法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建立起对公众开放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和信用信息数据库。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将这些数据库中的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组织共享,形成多层联动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冯仕政,全林远.诚信:社会管理第一资源,道德建设第一要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

[2]全林远,赵周贤.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6).

[3]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3,226.

[4]全林远,赵周贤.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6).

[5]曾美勤,龚耘.论诚信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皖西学院学报,2011(2).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管理视角下的诚信文化建设》(201203087)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